提高能效是政府建设可持续能源系统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检查全球能效取得的进展,国际能源署发布《能效市场报告2016》,跟踪了能效的核心指标,回顾了全球能效融资市场及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了能效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作用、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全球提高能效的步伐是否足以满足实现气候目标的需求。
报告的主要结论包括:(1)2015年全球能源强度(单位GDP消耗的能源量)有所改善,但进步速度需要加快;(2)2015年全球能源强度下降得益于新兴经济体的转变;(3)能源效率的提高驱动了能源强度和能量需求的下降;(4)中国推动了全球能源效率的提高;(5)公共政策一直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驱动因素,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需要制定更多的公共政策,并且这是可以实现的;(6)政策能够保护能效市场免受能源价格下降的影响;(7)能效市场正在成长,能源效率服务已成为一个独特的市场部门。
报告指出,中国在能效方面取得的进步对全球能效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中国的能效提升,2015年全球能源强度的下降将只有1.4%,而不是1.8%。鉴于中国在推动全球能效提高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IEA发布了《能效市场报告2016——中国能效市场报告2016特刊》,聚焦了中国能效市场的发展,主要结论包括:
2006-2014年,中国政府提高效能的投资总额高达3700亿美元,成效显著。在2000-2015年间,在能效提高的带动下,中国的能源强度降低了30%。2015年中国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效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19%,这比IEA29个成员国(主要为发达国家)的能效提高速度还要快。
自2000年以来,中国通过提高能效和提高能源生产率实现了节能2.5亿吨油当量的目标,相当于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12%。这一节能量比2014年德国的终端能源消费总量还要多。2014年的一次能源节约量相当于2000年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
提高能效给中国带来多重效益,包括减排、降低空气污染、减少能源消耗量、产生经济效益等。2014年,中国提高能源效率所避免的排放量为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日本当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2014年中国能效提高节约了3.55亿吨标煤,节约了2300亿美元的新建发电厂产能投资。
工业是中国最大的节能贡献者。自2006年以来,大型工业企业被设定了强制性能耗目标,并且政府还通过启动专项基金为其提供了财政支持。自2011年起,该行动计划已扩展到了16078个企业,在2011~2014年间,实现的节能量约为2.16亿吨油当量。
中国在能源强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2015年中国的能源强度水平仍比OECD平均水平高50%。中国政府在“十三五”规划(2016-2020)中为能源效率制定了强有力的目标。在未来五年,将投资2700亿美元用于提高能源效率,到2020年时把能源强度在2015年的基础上降低15%,五年累计节约能源5.6亿吨油当量。经济结构调整贡献度计划占到节能目标的65%,剩余部分则通过提高能效和能源生产率实现,如此规模的结构调整需要长期的政策引导和有利的市场条件做保证。
中国年均能源强度降低速度仍需提高。2004-2014年中国年均能源强度降低速度为3.1%。IEA分析指出,2015-2030年,中国年均能源强度降低速度至少需要提高到4.7%,才能达到全球2摄氏度的气候目标。由于中国国内能源使用规模庞大,随着其能源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将对全球能效市场产生更大的影响。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