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心城区"入地"找车位 13座立体停车库年内建成

作者:刘冕 来源:北京日报
2017-02-17 09:06:00

本报记者 刘冕

回家靠地锁、破自行车占车位,出门骑着禁停的黄线把车一歪……在中心城区,一切乱停车都可以被归结为一个原因:没地儿停。今年,东城区和西城区将携手入“地”找空间,并加大对违法停车的管理力度,引导市民停车入位。

昨天,东城区率先发布年内任务单:包括东四平房区等处将建设13处立体停车设施,在次支干路打通过程中尝试利用地下资源,探索停车入“地”。同时,城六区将各自推动一两个居住区停车试点项目,确保当年取得实效。

13座立体停车设施年内建成

众所周知,东城区车辆拥有率高,但停车资源却严重不足。为缓解停车难,该区今年计划适度建设停车设施。“主要是建立体停车设施,按照不同区域,如平房聚集区、老旧小区、商业区,挖潜争取停车资源。”东城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计划在南锣鼓巷、东四地区建设13处立体停车设施。

与以往不同的是,立体停车设施不再单纯往地面上摞车位,而是向地下要空间。东城区如今已经有了试点项目,前圆恩寺胡同的立体停车库已经试运营,可提供70余个车位。除了地面一层,大部分车位都藏在地下。“停放率基本达到了100%。”东城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坦言,这座车库建了3年多。

今年,东四平房区也将试点类似停车设施。同时,交通部门将清理胡同里的地锁。东城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城区制定了历史街区交通秩序改善规划,包括南锣鼓巷、东四三到八条等地,主要通过政府引导、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的方式,维护交通秩序,尤其畅通静态交通。”

据了解,西城区什刹海老旧小区也计划进行停车治理。

次支路下“掏”出停车位

打通次支干路,是最近几年中心城区的“必修课”。东城区正考虑在修路同时,与发改等部门沟通,见缝插针地“掏”车位,综合利用路下空间。

无独有偶,西城区也在尝试类似做法。受壁街全长不足1公里,可以连通西二环与赵登禹路,此前一直是条“断头路”。随着这里的疏通,地下还将进行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建设,并引入停车设施,提供约500个停车位,缓解附近居民停车难问题。

东城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直言,在中心城区建停车位,最困难的是选址。“我们正在制定专项规划,其中就涉及落实解决停车设施选址,通盘考虑,盘活区域内的土地资源。”

错时停车将出“官版”协议

利用现有停车资源,也将成为中心城区缓解停车难的主要手段,其中,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错时停车。记者在朝阳门附近采访有无错时停车时,一位写字楼的停车管理员连连摆手,“不敢错时停车,居民夜里开进来了,我们要增加看护成本。到了白天,个别人不把车开走,单位办公的人没地儿停车。”

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目前确实没有关于错时停车的管理规定和合同模板。现在一些地方推行的错时停车,主要通过居委会与周边企事业单位协商,最终共享部分车位。遇到不遵守约定的车主,并没有明确的罚则。

东城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在牵头制定相关公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解决错时停车的“后顾之忧”。随着这份“官版”协议出炉,今年东城区有望开放约2800个错时停车位,满足居民夜间刚性停车需求。

7条道路试点电子收费

今年,中心城区还将引入路侧电子收费。东城区计划在天坛东路、体育馆路等7条道路率先试点。“这几条道路都有典型特点,周边有老旧小区、景点、医院或大机关。”东城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解释,“在典型区域试点,有利于快速发现问题。”

此次使用的电子收费系统采用视频桩或地磁两种车位检测设备,感应车辆进出、留存车辆图片,并将相关信息实时传输至市级平台,统一计算停车时间和费用,实现全市统一电子计时收费。停车人可通过下载“北京交通”APP,点选“路侧停车”,使用微信、支付宝即可自助缴纳停车费。此前,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透露:“对逃费行为,将跟个人诚信系统挂钩。”

另外,本市计划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建、共管、共赢”的合作模式,推进石景山八大处绿荫停车场建设,开展天坛北门等4处停车场前期研究。

(原标题:中心城区“入地”找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