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心脏长肿瘤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日前接诊了一例罕见的心脏肿瘤患者,这颗伴随着心脏“跳舞”的肿瘤,不仅让才45岁的患者意外中风,还导致其全身近10处血管堵塞,险些诱发心肌梗塞。
发病时症状如中风
查出来心脏长了肿瘤
不幸中招的,是浙江湖州的谢大姐。谢大姐今年45岁,瘦瘦高高的,身高有1.67米,平时是一个全职妈妈,她一向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得不错,基本没上过医院。
几周之前,谢大姐像往常一样在做家务,可她的两条腿突然剧烈疼痛起来,连路都走不动了。
她扶着墙站了好一会儿,疼痛慢慢消失。当时“以为只是做家务站久了,腿麻了。”
到了第二天,张罗了一桌子菜的谢大姐坐到了饭桌边和家人一起吃饭,还没扒拉几口,就发现筷子掉到了桌上,她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右半边身体已经不听使唤了,怎么也用不上力。
想把问题归结为“这几天太累”的谢大姐,没有架住家人的劝说,被送到了医院,当地医生诊断她得了中风,而且颅内血管多处梗塞。
在45岁这个年纪,中风是小概率事件,一家人还没缓过神来的时候,医生的另一份报告又让大家懵圈了——超声影像显示,谢大姐的心脏长了一颗肿瘤,而她这次中风和这颗肿瘤有关,需要及时处理,否则,她随时有生命危险。
这颗会”跳舞“的肿瘤
随时可能诱发心梗
一家人不敢怠慢,赶紧把谢大姐送到了浙大一院。“谢大姐是中风、身体多处血管栓塞,来的时候意识清醒,但中风后的偏瘫症状很明显,走路会走歪掉,且双脚疼痛、麻木,抬不起来。”浙大一院心胸外科李伟栋副主任医师说。
然而,进一步检查发现,她的情况远比预料的复杂得多。她不仅脑部血管大约有5处栓塞(俗称“脑梗”),双侧股动脉、左侧颈内动脉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栓塞。
谢大姐心脏上这颗肿瘤来源于心脏血管内壁粘液细胞的突变,临床称之为“心脏粘液瘤”,心脏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进一步检查,倪一鸣教授及其团队为谢大姐捏了一把汗。
“她的肿瘤约6*5厘米大小,和鸡蛋差不多大,形如一串不规则的葡萄,且漂浮在心房的血液中,患者随时可能因肿瘤脱离,诱发心梗。”李伟栋医师说。
考虑到病情的严重性,倪教授立即邀请了神经内科、麻醉科、心血管超声中心、血管外科、外科监护室、手术室、输血科等多个科室进行了MDT(多学科协作诊疗)讨论。
专家们一致表示,虽然谢大姐左侧有新发的脑梗,属于手术相对禁忌,手术风险极大,但近期反反复复的动脉栓塞说明肿瘤极不稳定,随时有脱落的风险,必须立刻拆除这枚威胁患者生命的“炸弹”。
手术由倪一鸣教授亲自操刀,“就像一颗会‘跳舞’的肿瘤。”李医师这样形容术中看到的肿瘤的样子。
“心脏每跳动一下,它也动一下,看上去就像一个‘舞者’,也正是因为心脏的跳动,导致肿瘤上长得不牢的组织脱落了下来,脱落的组织随着血液到处跑,有些跑到了脑子里,有些跑到了颈动脉,有些跑到股动脉,这些组织堵牢后,患者就出现了腿麻、没力气等中风症状。”李医师说。
“术中,当倪教授准确找到肿瘤的根部,将其连根切除后,看到这晶莹剔透如水晶葡萄般的心脏粘液瘤,我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这肿瘤还真有点大,且部分已从瘤体半游离出来,靠一根辫子样组织连接,这些瘤体一旦脱落,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李医师说。
手术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术后第二天,谢大姐就从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
心脏肿瘤发病率17/100万
至今病因还不明确
“心肌细胞是人体最稳定的细胞,很少会突变,而且心脏与外界接触少,不像胃、肺,时刻与外界食物、空气接触,受到‘污染’机会较多。”浙大一院心胸外科主任倪一鸣教授说,“临床上心脏肿瘤相对较为罕见,可一旦发生,不管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都非常凶险。”
倪一鸣教授带领的浙大一院心胸外科,心脏手术每年超过1200台,占全省总手术量的1/4,但心脏肿瘤手术并不多,每年不到50例,其中,以心脏粘液瘤最为多见。
“据文献报道,心脏肿瘤的发病率为17/100万,由于较为少见,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所以,至今它的病因还不明确,预防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李伟栋医师说。
根据临床经验,他建议患者若出现胸闷、心悸、胸痛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必要时做个心超,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本报记者张苗 本报通讯员 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