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汶卫卫看望项目部附近村庄的小朋友。汶卫卫供图摄
中新网石家庄6月21日电 (李洋 张建新)“这是我赴塞两年来第一次回国,感到格外亲切。”汶卫卫说,作为大学生远赴国外,参与和见证“一带一路”建设,感到自豪、骄傲与荣幸。
1989年出生的汶卫卫于2010年9月考入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毕业后签约中国铁建二十局西安工程机械有限公司。2015年7月,他说服了家人,毅然前往西非的塞拉利昂工作。近日,他从两万里之遥的地球西部——塞拉利昂辗转飞赴石家庄铁道大学,与2万余名师生分享他的故事。
图为汶卫卫与当地劳务工人成为好朋友。 汶卫卫供图 摄
刚入学时被同学戏称为“平头村长”
据汶卫卫介绍,他来自陕西宝鸡眉县一个贫困的家庭,刚到石家庄这座城市时比较不适应,常感到自卑,一度退学的念头常常从心里冒出,在学校辅导员徐威的耐心疏导下,逐渐打消了念头。
汶卫卫从入学开始,一直保持“小平头”的发型,再加上长得比较“老成”,穿戴比较“土气”,被周围同学戏称为“平头村长”。大学四年,汶卫卫生活自强自立,并靠国家助学金顺利完成学业。
提起汶卫卫,该校学生处副处长杨博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汶卫卫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两件事:一是汶卫卫爱好读书,痴迷读书。他的床上有四分之一的空间堆满了各种书籍,有好几层;二是他曾“自找苦吃”,用时33天的时间,自费徒步黄河,行程达673公里,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艰苦陌生环境里炼就“当地通”
汶卫卫是2015年7月初到塞拉利昂,第一次给当地劳务开会时,当他说完后一群人都听不懂,一哄而散,“当时感到特别尴尬,也很有压力,与当地人语言沟通成为最现实的障碍之一。”
汶卫卫说,当地主要是讲英语,为顺利开展工作,也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他除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英语外,还主动寻找机会与俄罗斯、印度、罗马尼亚、英国、尼泊尔等业主及当地劳务及村民沟通。一年后,他已经能够很顺畅地与当地人沟通,语言由“一窍不通”变成“当地通”。
“当地人都愿与我交朋友、打交道,人们都称我为‘友好使者’。”汶卫卫说。
“80后”由“青涩”变成熟和自信
汶卫卫所在的项目部地处塞拉利昂南部省的深山老林矿区。地处偏僻,物资匮乏,蚊虫肆虐,人口稀少,虽然环境比较艰苦,但这些都没有让他有丝毫的退缩。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汶卫卫的脖子上、胳膊上有青一块紫一块伤疤,汶卫卫说这都是当地蚊虫叮咬所致。
在交谈中,汶卫卫向记者透露,在塞拉利昂这样一个西非小国,两年多时间里他遇到了很多中国人,其中有还有多名校友。在他们当中,有自己开公司的、有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人都很和善、团结,很受当地人欢迎。这让他感到既亲切又开心,瞬间感觉到世界很大,但又很小。
“我现在穿的裤子、短袖衬衫、鞋子都是在当地购买的服装,仔细一看,全来自‘中国制造’。”汶卫卫说,不只日常生活用品,药品、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建材等方方面面,街面上都充满了中国商品。
汶卫卫告诉记者,在国外近两年的历练,让他少了几分青涩,多了一些成熟和自信,增加的不只是年龄和阅历,更是才能与眼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