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青城古镇“小导游”上岗服务游客。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8月24日电 (李雷雷)九岁的“小导游”张思彤这个暑假异常忙碌,作为连续两年参加兰州青城古镇“小导游”培训的学员,她向假期前往家乡青城古镇游玩的游客介绍了这里的古建筑特色和历史故事。
“各位游客朋友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家乡青城古镇。”年纪不大,可带上讲解器开始工作,张思彤是个敬业又“专业”的导游。虽然从小生长于这里,她承认自己在报名参加“小导游”培训之前,对于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其实不甚了解。一个假期的忙碌,让她增长了知识,也找到了宣传、保护青城古镇的责任。
位于甘肃榆中县境内的青城古镇,作为军事要塞始建于唐,在宋仁宗年间秦州刺史狄青巡边时加筑,故名青城。古时,这里是以水烟为主的货物集散地而形成“水烟经济”,客商云集的“泊来文化”使其古民居独具一格。
城隍庙、青城书院、高氏祠堂、罗家大院、青城水烟、闯王墓、古民居四合院……青城古镇是甘肃明清时代古民居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传统村落,并有铁芯子、英雄武鼓、西厢小调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07年,青城古镇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被中国政府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随着部分区域重修仿古建筑、改造古建筑设施功能,当地居民与青少年对文化遗产概念及其功用、保护理念有所模糊,更致使基于社区的重要文化遗产保护与持续传承面临困境。
据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团队的调查显示,多数青少年受访者不清楚青城古镇的历史文化知识,部分受访者认为“仿古建筑与古民居差不多”或“比古民居更有价值”。
“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居民是青城古镇持续利用和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促进其了解古建筑及社区历史文化知识、价值并参与保护尤为重要。”项目负责人赫浩然说,基于这样的认识,她和社团的志愿者们持续走进青城古镇,携手管理部门开展“青世青城计划”及核心活动“小导游培训营”。
“我们希望能为青少年学习了解历史文化和古建筑知识提供一个平台。”赫浩然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拓展青少年对古镇历史起源和古建筑文化价值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再创作及推广机会,从根本上培养社区文化遗产友好传承的未来力量。
“小导游培训营”面向当地中小学生每年举办一期,主要包括乡土历史文化课程、小导游演讲与导览礼仪培训、青城古镇主题手工创作活动等内容。两年来,累计有近百名学员报名参与,经过连续三周的学习与培训活动后,获得“从业资格”的“小导游”带着他们定制的“小蜜蜂”讲解器走进各景点为游客介绍他们眼中的古镇及其历史文化。
和赫浩然一样,兰州大学学生熊腾跃和他的团队今年暑假在兰州西固区河口村从事古村落保护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假期,他们提出一项名为“全民导游计划”的项目创意,旨在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历史故事等文化资源和元素,通过协助和指导社区居民开展创意设计和推广活动,实现古村落文化自身内涵的传承、保护与分享,提高古镇软实力,助力古镇旅游健康发展。
图为兰州大学志愿者在兰州西固区河口村入户调研,制作“老人版”语音二维码导览图。 钟欣 摄
据熊腾跃介绍,“全民导游计划”项目以老人和孩子为主要活动对象,在经过社区走访和调研后,整理形成“河口的故事”和“河口商业文化”两个主题的文化素材。超过40位社区居民参与录制了河口古镇景点语音介绍二维码,从社区居民的角度向游客介绍古民居、古建筑的故事和价值。
“老人版”语音二维码“听爷爷讲河口故事”和“儿童版”语音二维码“我家的老房子”广受游客欢迎,并获得当地文化部门采纳推广。
“我们希望通过‘全民导游计划’让参与居民对生活的这片土地有更强的文化认同感,更乐意参与到河口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分享中去。”这是熊腾跃对项目的期望,也是近五年来持续走进河口古村和青城古镇的所有“文化行者”志愿者们的愿望。
近日,“协助社区居民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项目入选“第三届中国青少年文化遗产友好使者行动奖”优秀案例。熊腾跃表示,调动全民积极性参与古村落保护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他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携手社区居民共同探索古村落持续传承利用的创新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