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市场规模超两万亿 产业化、资本化成重要趋势

根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显示,2006年~2016年的10年期间,零食行业总产值从4240.36亿元增长至22156.4亿元,增长幅度达422.51%。目前,休闲零食电商正处于市场格局较为稳定的阶段,行业的头部玩家也在资本化的道路上持续迈进。

零食市场规模超两万亿 产业化、资本化成重要趋势

来源: 新快报
2019-06-11 08: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五谷磨房官方旗舰店8分钟成交突破百万、三只松鼠网红零食大礼包首日累计支付金额超过500万、好利来的网红产品青梅芝士&雪融芝士全天售出超33000枚……在天猫618活动期间,吃货群体在零食消费上表现出了惊人的“剁手力”,这是消费升级步伐加快的成果,也是“吃货经济”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零食行业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呈现“快、广、多、变”的特点,并正在以绝对的优势成为未来快速消费品市场中最具前景、最有活力的行业。

零食4.0时代:全方位、全渠道

从以简单补充饮食需求为核心的粗放经营1.0时代,到以居民健康生活理念为产品根基的2.0时代,再到通过考虑多元消费场景、融入文化休闲元素打造主题零食品牌的3.0时代,随着人们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闲化,零食行业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进行产业升级,如今, 贴合顾客物质消费、精神愉悦全方位需求的4.0时代已经到来。

根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显示,2006年~2016年的10年期间,零食行业总产值从4240.36亿元增长至22156.4亿元,增长幅度达422.51%。到2020年,零食行业总产业规模预计接近3万亿元。《报告》显示,在线上食品销售中,零食品类的占比已经接近30%。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我国零食行业经历了由传统渠道向现代渠道的转变,并呈现出多元化和融合化的特点,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终端市场基础。一般来说,零食行业常见的经营模式主要分四种:个体零售、商超卖场、连锁经营以及电商模式。个体零售和商超卖场是较为传统的经营模式,连锁经营和电商模式是在近5-10年才开始兴起,但发展势头极为迅猛。数据显示,在经营模式销售份额占比中,超市卖场占比57.4%,连锁专卖店占比19.6%,个体门店占比15%,其中电商平台渠道占比已经由2011年的0.3%上升至2018年的8%。可见,零食品类正在通过线上电商模式加速市场渗透率,从而达到培育目标人群购买习惯的目的。

新零售成行业未来主旋律

作为起步较早的品类,零食的电商发展与零售电商阶段几乎同步。2010年开始,以百草味、三只松鼠为代表的零食电商陆续成立;2014年-2016年,除了电商企业,一些线下企业也纷纷在互联网浪潮的助推下开始布局,线上参与者逐渐增多,零食电商也开启了快速增长并初步奠定了三超多强的格局;2017年至今,随着线上红利逐渐消失,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三强格局的确立,龙头份额抢夺战正式开始。同时,随着零售时代新纪元的开启,产业巨头纷纷拥抱新零售。

目前,休闲零食电商正处于市场格局较为稳定的阶段,行业的头部玩家也在资本化的道路上持续迈进。近日,三只松鼠历时两年多终于IPO闯关成功,据其招股意向书显示,计划发行4100万股,预计6月12日深交所挂牌交易;而去年6月披露招股说明书的良品铺子也正在推进IPO上市的进程;百草味则在此前通过被好想你(002582.SZ)收购曲线上市。从市场战略来看,三家企业各有亮点,三只松鼠在IP运作能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强的市场吸引力;良品铺子深耕渠道,愈发注重线下店铺与消费者的互动;百草味的大单品战略也为品牌的增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从中短期的市场发展趋势来看,由于休闲食品品类众多,产品生命周期短,爆品种类较少,因此线上存量之争仍是重点。据统计,目前行业内主流品牌零食的产品数都在数百种以上。例如,良品铺子SKU数量接近1400个,徐福记、来伊份有超过1000种产品,百草味的产品数量也超过了600种……但随着线上流量红利逐渐消失,“新零售”应运而生,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新零售也是为了能在后续竞争中赢得先机。因此从中长期来看,通过新零售形态获取线下的增量才是重要趋势。目前,新零售正在成为国内商业变革的新方向,这对于休闲零食行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近年来,无论是消费人群、消费品类还是消费渠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年轻化、女性化、绿色化等多种特征。而随着商业零售模式的进一步发展,零食行业的消费场景和模式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在新零售语境下,“休闲零食”是围绕消费者多维、高阶需求衍生的多品类、多场景、多创意的食品大集合。对零食企业而言,只有紧随市场发展潮流进行创新研发,迎合消费者的全方位需求并构建起情感纽带,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新快报记者 刘韵)

(刘韵)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