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过度“打卡”不可取

为了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继教育部之后,不少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纷纷发声,要求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这似乎让不少家长和学生放心不少。“打卡”作为一种督促检查手段是有必要的,但以“打卡”次数和准时与否作为标准来衡量学习好坏和身体健康,结果恐怕会南辕北辙。

评论:过度“打卡”不可取

来源: 中国教育报
2020-02-25 09: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过度“打卡”不可取

为了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继教育部之后,不少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纷纷发声,要求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这似乎让不少家长和学生放心不少。

事实上,“打卡”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上升到需要纠偏的程度,恐怕也是难言之痛。据报道,在一些中小学,每天早上“打卡”,中午“打卡”,晚上还要“打卡”,如果“打卡”次数不够、提交作业不及时,开学后还要被处分。此外,一些大学也不遑多让,大学生也加入到“打卡”大军的行列,不仅要健康“打卡”、学习“打卡”,有些还发展到了情绪、心理波动也要“打卡”的地步。一些报道则显示,“打卡”愈演愈烈的背后或许夹杂着利益的成分。

“打卡”作为一种督促检查手段是有必要的,但以“打卡”次数和准时与否作为标准来衡量学习好坏和身体健康,结果恐怕会南辕北辙。从本质上说,“打卡”的过度使用是追求痕迹主义的表现。痕迹主义是一种片面注重痕迹而不顾效果的工作方式,凡事求痕、单纯看痕,家长和学生能不累吗?

进一步说,推崇“打卡”的背后是没有考量到现实需求和学生诉求,有推卸责任的嫌疑。非常时期有非常办法,这不难理解,但不应该以“打卡”论成效,以“打卡”论得失。当学校和教师通过这种“打卡”的方式向教育行政部门证明“我在场”时,就是在以“打卡”的痕迹而非学习的效果和育人的实践来代替教学的呈现。当遇到问责时,“打卡”反倒成为避责的最好借口。更要命的是,背后隐藏的逻辑是“打卡”就是学习,就是完成了任务。这是把“打卡”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

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过度“打卡”从某种程度上说,有着作秀和表演的嫌疑,在实际中容易引起师生的反感,从而导致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产生隔阂和矛盾。

“打卡”是手段,不是目的,“打卡”的不恰当运用混淆了手段和目的二者的关系。常识告诉我们,痕迹管理只是一种手段并非最终目的,倡导留痕是检验工作的一种形式但并非唯一形式,更不是工作实效的检验标准。力戒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打卡”,才能还师生静心安心舒心的学习环境。

(作者系信阳师范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