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文明实践有新法儿 垃圾分类成时尚

引入“黑科技” 打造“无废”社区  东华门街道韶九社区锡拉胡同21号院正式启动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项目,这也是东华门街道首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试点项目。

北京东城:文明实践有新法儿 垃圾分类成时尚

来源: 光明网
2020-05-28 11: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5月1日起实施以来,东城区依托新时代文明所(站)建设,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宣传、参与、讲解、体验活动,在保证居民知晓率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参与率,使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生活的新时尚,形成人人参加、户户参与的现代新风尚。

文明新力量 投放不慌张

北京东城:文明实践有新法儿 垃圾分类成时尚

文明引导员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东华门街道垃圾分类宣传队迎来了新的补充力量——公共文明引导员东华门中队的队员们,他们一行16人,身着统一服装,将文明引导的小旗从三尺站台“挥”到了垃圾分类投放点。黄图岗社区、多福巷社区、甘雨社区居民纷纷发现,自家门口多了一抹柠檬黄。宣传垃圾分类常识和知识,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对不能自觉分类的居民善意提醒……“每天出门扔垃圾再也不用发愁垃圾分类了!感谢有你们的帮助!”、“太棒了!再也不用在垃圾桶面前犹豫不决了,他们特别专业,全都下载了垃圾分类小程序,拿不准的垃圾马上就查,保证又快又准”大家纷纷说,这一举措有力提高了垃圾分类正确投放率,再也不会因为不知道手里的垃圾到底属于啥类型而犯愁了。东华门中队的刘树格是一名星级引导员,参与公共文明引导员工作已经13年了,她在站台的热情服务、主动引导是出了名的好,这次转战垃圾分类指导,她表示:“我觉得垃圾分类这个工作特别好,可以避免蚊蝇、细菌的滋生,也是为了大家的健康。既美化了环境,人也更美了。我在垃圾分类投放点,正是尽己所能,倡导居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主战场,既能宣传新的政策、讲解知识,又能手把手的教会大家如何正确分类,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我所在点位社区的居民都十分配合,路过的时候都会说:‘谢谢你们,辛苦了!’也感谢居民们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

引入“黑科技” 打造“无废”社区

东华门街道韶九社区锡拉胡同21号院正式启动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项目,这也是东华门街道首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试点项目。由韶九社区联手绿色发展联盟共同打造。

项目实施方绿色发展联盟在得知韶九社区多年垃圾分类理念后决定无偿在韶九社区实施该项目。除免费提供四分类智能垃圾桶、二维码溯源垃圾袋、智能分类回收箱等硬件设备,还将无偿为街道和社区提供大数据计算服务等。专业力量的引入无疑能助力“无废”社区建设先行一步。四分类智能垃圾箱由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箱组成。与普通垃圾桶不同,这四个垃圾箱均是封闭式的箱体,且配备智能按钮和扫码小屏幕,居民通过手机实名注册后,投递时扫码开箱,投递垃圾的时间、种类组成、重量等数据就被一一采集。新的智能垃圾桶安装仅仅两天,21号院就已经有110多户实现实名认证,系统可根据每个人投放情况发放积分,积分可兑换奖励。不用垃圾分类指导员督促,21号院的居民们纷纷主动分类投放。最源头的分类投放做得不错,每天定点再由专门负责运送厨余垃圾的回收车直接运送至位于银闸的垃圾楼,从而形成完整闭环,与其他类型垃圾运输线独立运行、互不触碰、互相协同,让每一类垃圾去到它该去的地方,产生它应该产生的价值。

试点胡同定公约 垃圾分类我先行

近期,前门街道草厂社区党委将草厂四条胡同作为垃圾分类试点胡同,开展了“垃圾分类我先行”活动。居民们现场向工作人员咨询垃圾分类最新知识,学习《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及精神,并在展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承诺“垃圾分类我参与、我奉献、我先行”。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组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挨家挨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页和《致草厂社区居民的一封信》、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同时,还广泛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

北京东城:文明实践有新法儿 垃圾分类成时尚

  草厂社区垃圾分类居民恳谈会

对于草厂四条胡同在推行垃圾分类中过程中产生的难解问题,社区党委依托小院议事厅平台,秉承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由居民解决的理念,召集居民集思广益,共同研讨。社区党委把居民的建议按类别在黑板上罗列出来,最后统一意见,形成解决方案。社区书记朱耿亭介绍说:“社区党委将每隔半月在小院议事厅组织居民召开垃圾分类分享会,会上,给予公认为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居民相应的积分。月底将再召开总结分享会,让积分高的居民荣登榜上,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小院议事厅成员李彩仙说:“我们在各个居民院落中张贴垃圾分类小院公约,院内居民自愿在公约上签字、留言。针对外来租户,居民组长上门帮助他们进行垃圾分类,并跟踪其垃圾分类的实效。”

课堂设在最前沿 单位责任不放松

积极发动属地单位,落实单位责任,开设“垃圾分类大讲堂”,中央政法委、国务院参事室、故宫博物馆等46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负责人参加,邀请中华环保基金会田颖老师就垃圾分类知识进行现场讲解,田老师结合短片和实例,向大家讲述了垃圾分类实施的意义及垃圾分类新条例规定的垃圾分类标准和要求。同时,还针对单位人员及工作环境仔细剖析了垃圾分类在企事业单位中需要注意的环节。与此同时,田老师还在现场展示了使用可回收物制作的背包等展品,并通过互动的现场模拟投放环节指导大家详细区分各类垃圾。最后,属地街道与参会单位分别签订了《生活垃圾分类承诺书》,各单位承诺积极落实单位责任,切实做好本单位的垃圾分类工作,以单位规范行为对周围居民形成正向引导示范作用,引领地区垃圾分类顺利推进。(梁珊珊 刘宁)

(梁珊珊 刘宁)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