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漂“,好像已经成了奔赴异地,为生活奋斗的青年人的代名词。
漂泊在外,无人陪伴,孤独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一道坎。
如何排解孤独感,保持乐观心态?本期《解忧电台》,听欧阳娜娜与你分享治愈孤独的小妙招,带你走出“空巢”,乘风破浪。
夜里9点,小米走出公司,准备回家。去往地铁口的路上,小米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最爱的奶茶店,点了一杯芝士草莓奶茶。甜甜的奶茶带着果肉,在口腔里分泌出令人愉快的多巴胺,仿佛能中和一天的疲惫。
结账时,店员向小米介绍了“第二杯半价”的活动,小米愣了片刻,微笑着拒绝了。这种活动不适合独身一人的自己。
晚上10点,小米拎着便利店买的水果回到家,屋里黑漆漆的,反复摁了几次开关,她才想起,屋里坏了的灯泡还没来得及更换。摸索着打开冰箱门,准备放水果时,看到几天前吃剩的半碗粥也快馊了。
昏暗的房间,冰箱里透出淡淡的冷气和一缕微光,小米想着自己享受不到的“第二杯半价”、还没修好的灯泡、始终难逃浪费厄运的食物……她的肩膀一下子垮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飘零感在她心中蔓延开来。
城市越喧嚣,内心越孤独。互联网上,将和小米一样离乡到大城市孤身打拼的年轻人称为空巢青年。孤独是他们最显著的代名词。
空“巢”,还是空心?
独自漂泊在大城市的人多多少少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看着夜晚里的万千灯火,却找不到一盏等你回家的灯;在路上偶遇大雨滂沱,却没有一把为你遮风挡雨的伞;生病去医院治疗时,身边却没有一个陪着你的人……
知乎上有网友对“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的提问,写下自己的见解:“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孤独得像条狗,我和siri成了好友。”寥寥数语,道出了“孤独”最真实的模样。
真正让年轻人恐惧的不是空巢,而是空心。心若找不到方向,走到哪里都是流浪。
“空巢青年”是个伪命题?
也曾有网友提出质疑,认为空巢青年并不“空巢”。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为相距千里的人们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这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和父母、朋友取得联系。
网络真的能连接亲情、友情吗?
3月初,文文的外婆去世了。电话里,她哭得歇斯底里,声音中都是无限的悔意。
因为疫情原因,文文没法儿在外婆最后的时光里,陪伴在她身边。几天后,再见到文文,她顶着浓浓的黑眼圈,满是落寞地说:“我曾以为距离不是问题,其实,什么都抵不过陪伴。”
网络是个好东西,它为我们的情感联系提供了补充,但它终究无法代替现实中的日夜相伴,虚拟和现实永远不是一回事。
在孤独中成形的事物,
往往也能被用来救赎孤独
也许谈起空巢青年的孤独,你会想起一万个悲伤的故事,但生活如果是千篇一律的灰色,那该多无趣呀。
英国作家奥利维娅·莱恩在《孤独的城市》中曾写道:“在孤独中成形的事物,往往也能被用来救赎孤独。”
想想那些没人陪伴的时光,你从一开始,分不清老虎钳、螺丝刀,到现在,换灯泡、修水管驾轻就熟;从一开始,躺在床上,刷着视频,碌碌无为地过完一个周末,到现在,约着三两好友,逛书店、看画展,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一开始,举着手机地图,都分不清楚城市的东西南北,到现在,能够自如地穿梭在街头巷尾,向远方来的客人介绍正宗的当地小吃……
如果现在的你还困囿于孤独之中,不妨试着走出“空巢”,去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的兴趣爱好会让你们彼此交流、鼓励、进步,生活也会因为有朋友的加入,增添新的光彩。友谊就像一盏明灯,在你感到孤独时,帮你照亮前行的路;
或是听一场酣畅淋漓的演奏会。音乐,是能治愈人心的良药,会把你从“丧”情绪中抽离出来,帮你滤去浮躁,抚平忧伤;
还可以试着跑跑步、爬爬山……运动是自我调节的最佳方法,大脑在运动后能分泌令人心情愉悦的内啡肽。当你感到孤独时,一身的大汗淋漓能帮你走出情绪的低潮期,重新焕发好心情;
还可以......
人生的路不会一直平坦,孤独只是其中的考验之一,走过那些艰辛的日子,自己终将会成为生活的勇士。
所以,扛起梦想,勇敢上路,无论什么时候都看着前方,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要相信,为梦想而努力的人,终会得到岁月的厚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