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项医保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首项医保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来源:光明日报    2025-08-11 09:58
来源: 光明日报
2025-08-11 09: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本报北京8月10日电(记者李春剑)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发布《医疗保障信息平台 便民服务相关技术规范》(GB/T 4593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规定了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医保移动支付、医保电子处方、个人医保信息授权查询等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的接入方式、接入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该标准由国家医疗保障局组织研制,是医疗保障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医保标准化建设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近年来,医保信息化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的发展。群众可在接入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的定点医药机构,通过手机验证或刷脸登录医保账户,轻松办理挂号、就医、检查化验、打印报告单、拿取药品、办理住院、电子处方流转及医保结算等全场景全流程就医购药业务。全时在线、渠道多元、全国通办的医保便民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为广大参保人提供了便捷的医保服务。截至今年7月,全国接入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的定点医药机构超过93万家,接入展码合作渠道的240余个,累计结算120亿笔。接入医保移动支付的机构达4.7万家,接入医保电子处方的机构超过35万家,累计开方6300余万张。

该标准在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核心技术要求已在全国大规模应用,科学性、实用性和普适性经过充分验证,适用于定点医药机构、合作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政务服务部门和其他机构等合作应用机构。据悉,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