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首位在国外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台湾演奏家;澳门回归两周年的庆典音乐会他曾独奏;他是已故俄罗斯钢琴大师拉扎尔贝尔曼(LazarBerman)唯一的华裔学生,他被欧洲乐评誉为“二十年才出现的一个天才”,他就是台湾钢琴家陈瑞斌。
再次见到陈瑞斌先生,是在北京难得晴朗的冬日里。依然彬彬有礼,依然笑容可掬。只是这次再见陈先生脸上多了一份熟络,少了一份生涩。
谈起此次来北京的原因,陈先生笑谈,是因为江苏春晚的邀请,与著名香港音乐人李克勤先生有一个同台合作的节目。也渐渐聊出了陈先生与钢琴结缘的渊源。
因为成长于音乐家庭,陈瑞斌一出生“就有一台钢琴在等着”。靠叔叔偶尔的培训,13岁的陈瑞斌考到了出国的资格,一人赴维也纳,开始“小留学生”的拼搏之路。期间十年没有与家人见过面,但少年的陈瑞斌努力汲取音乐之都的养分,从16岁开始屡获国际大奖。
二十岁那年,陈瑞斌在比赛中遇见了“最后一位老师”——拉扎尔贝尔曼,陈瑞斌整整弹了两个小时的曲子,终于说服大师收自己为徒。他爷是拉扎尔贝尔曼唯一的一位华裔弟子。陈先生说,跟随贝尔曼学琴那几年,他学会的不单是俄罗斯钢琴学派(Russian piano school)的技巧,还有演奏时如何表达并传递感情。“音乐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它能创造很多可能性。”贝尔曼曾这样说。
陈先生曾把钢琴协奏曲《黄河》弹到了美国,一曲终了当时乐团的中国乐手全都流下了眼泪,因为大家都没有想到,有一天可以在异国他乡弹奏这样一首大气磅礴的中国曲目。陈先生说《黄河》钢琴协奏曲是华人最著名、最经典的钢琴协奏曲,能够在美国表演这个曲目可以宣扬中国音乐,让美国非华裔观众更了解华人创作音乐的价值以及华人对艺术的参与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