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965年走上工作岗位,担任中学数学教师。50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育一线。1974年她来到人大附中,一呆就是44年。有评论说:“她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是新中国自己的教育家。在她的领导下,七年功夫,居然奇迹般地有了一个世界一流的好中学。”改革开放40年,她是亲历者、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她就是数学特级教师、现任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校长刘彭芝。
到1985年以后,海淀的教育就进入了腾飞期。1977年、1978年左右海淀教育开始起步,经过了这些年,就飞到了比较高的位置。
刘彭芝回忆道,改革开放40年来,海淀教育印象最深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1971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了三个月零十七天,这个会上决定了要恢复高考。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首次考试。积压了十年没能参加高考的学生,一听说要高考,都摩拳擦掌。人大附中是当时海淀区所有学校的一个缩影,那时连相关教材都没有。时任数学组长阎士文经验非常丰富,七八月份时刚听闻高考即将恢复,他利用暑假时间,写了一本高考复习讲义,发给高三数学组的老师,每人一本。
刘彭芝担任数学老师的时候
“复习的时候,遇到不好解决的题目,大家一起研究、一起做题,都做不出来了,阎老师就让我解题;我解不出来的题目,再找我家先生帮忙;还做不出来的话,就去科学院数学所找我的老师,我老师的先生许以超是华罗庚的第一代弟子;还遇到过这题难到谁都不会做的情况,有一次急了,我就去找了陈景润。”刘彭芝说。
1985年,刘彭芝在人大附中成立了学校的第一个数学小组。1989年,刘彭芝任人大附中副校长,她的学生顔华菲参加中国中学生代表队,赴德国参加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团体冠军,颜华菲本人还获得个人银牌,这是人大附中历史上的第一块国际奖牌。从此,人大附中也和海淀教育一起,迈出了腾飞的脚步。而对于刘彭芝来说,她想做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1997年刘彭芝刚当校长的时候,人大附中已是一所重点中学,但弱项是校园环境有点脏乱差。刘彭芝的第一个决策,就是整顿校园环境。同时还给学校建章立制,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等,由她提出,再经过全校教职工讨论后决定。
1997年8月,刘彭芝担任校长刚一个多月,在新一届班子首次干部会上,出台了人大附中的第一个制度——《干部自律守则》,守则一共12条,条条都源于当时校园的实际情况,极具针对性,一旦违反,就要接受处罚。随后,学校开始大力整治校园环境,人大附中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学生培养目标等也先后出台。
1997年,人大附中启动“现代教育技术工程”。
1998年,人大附中校园网建成。
1997年到2000年初,学校逐步建成数字化图书馆,可供200名学生同时上机的网络阅览室,建起教学资源库。
1998年、1999年,先后开通与加拿大渥太华理科高中、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坎顿中心学校的视频教学、多媒体互动教学,是国内中学首次进行跨国远程教学。
2000年11月,开通与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之间一点对十点的远程教学。
2001年,先后三次与日本中学进行远程教学示范。
2002年,承担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获得教育部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非典”时期,人大附中向北京市免费开放空中课堂。
可以说,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方面,人大附中走在了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前列。但是,以发展信息技术为切入点,推动人大附中跨越式发展只是刘彭芝想做的事情之一。
1989年,刘彭芝支持教师靳忠良开设第一门校本课程“现代少年”,由此,人大附中课程改革序幕正式拉开。此后近30年里,创设校本课、改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逐步构建起涵盖10大课程领域31个主要学科的系列课程体系。形成了数量充足、种类丰富、层次多样的人大附中特色课程资源。
不到十年的时间,人大附中的办学成果就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外各界的充分肯定。都说高处不胜寒,而此时,刘彭芝在人大附中的第二个重要决定诞生了……
刘彭芝的第二个目标,就是让人大附中可持续发展,同时使它实现社会责任的最大化,把优质资源向社会辐射。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学校提出来的学习国外的教育精华,探索未来教育。
“帮助薄弱学校,做好优质资源的辐射工作,一直是我们的决心和做法。我们认为,办好人大附中是一种引领,帮扶薄弱学校,则是一种担当。作为人大附中继续发展的一体两翼,在引领和担当的过程中,人大附中将实现优质中学的价值最大化。”刘彭芝说。
如果说“大生命”体现了刘彭芝对社会责任担当的最大化,那么,在人大附中的一个个“小生命”则有着不可估量的未来。有人说,人大附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这里的学生、老师甚至农民工都做成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的奇迹。这一切,源于刘彭芝根植于内心的——爱与尊重。
中考成绩只有420分的小天(化名),曾经是一个很平凡和普通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突出,考大学都成问题,前途一片迷茫。在人大附中五彩斑斓的校园里,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从小不曾受过音乐专业训练的他,却立志走上一条音乐的道路,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刘彭芝知道后,做起了小天家长的工作:“孩子在哪方面闪光,咱们就应该往哪方面引导。搞艺术没什么不好,只要孩子有追求,有梦想,我们就应该鼓励和支持。”同时,她做了小天最坚实的后盾:他想去参加电视台的歌唱比赛,她特批他停课去练歌;他想报考音乐院校,她特地找来专业的音乐老师辅导他。后来,小天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入学仅一年就创造出二十首歌曲,其中大多数是写给校长、老师及同学的。他还先后为人大附中创作了两首校歌。
二明(化名)是来自河南农村的一名农民,2000年进入人大附中食堂做临时工。进入人大附中后不久,他因为喜欢食品雕刻而被发现,得到了尊重、鼓励和赏识,决心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而今的二明,不仅是一个雕刻能人,也是“国家名厨”“中国烹饪大师”。他还是“面塑”选修课的教师,走上了人大附中的国学讲台。同时,还担任人大附中食堂主任,连续多年被评为海淀区中小学食堂管理先进个人。后来,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并给解决了北京市户口。
对于优秀人才的早期培养,刘彭芝表示,人大附中第一是起步早;第二是信念坚定,一直坚定不移地抓;第三是方法比较科学,每一步都是经过分析研究以后在实施,然后在实践中不停地改革。
如今,人大附中仍然是北京市甚至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佼佼者,而从事教育工作50多年来,刘彭芝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她曾经对老师们半开玩笑地说,“我已经没有‘我’了,我感到自己已经化作无数个细胞,撒在人大附中的校园里,融入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沃土中。”
(全文来源:海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