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认为想要传承得好,首先得让传承人,生存得足够好。”定居杭州的余万伦是泸州油纸伞的传承人,他师父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毕六福。
余万伦表示,和很多传统非遗项目一样,油纸伞当下还面临传承难的问题。他传承的泸州油纸伞完整工序有96道,如今全国却只有不到10个人能整伞制作。
“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这是国内评价一个非遗项目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的六大评判标准的第一条。而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对非遗内容的接受度。市场接受度提升了,像余万伦这样的传承人“生存得足够好”,非遗的传承也就能做好了。
为扩大非遗市场接受度,助力非遗传承,4月16日下午,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抖音正式宣布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根据计划,抖音面向全国招募50名“非遗合伙人”,力争在一年里帮助10名传承人通过抖音实现百万收入或是百万粉丝。
抖音总裁张楠表示,非遗的保护是一个对抗遗忘、对抗遗失的过程。让每个人在繁忙的生活、工作间隙,多看一眼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对抗遗忘、对抗遗失,最有效的手段。这也是抖音发起这项活动最初的想法。
的确,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
过去,非遗在大众流行文化方面的传播,主要依靠影视作品。但这一方式门槛高、成本大,无法覆盖绝大多数非遗项目。在短视频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智能手机,都可以记录、传播非遗。张楠提出,“抖音高清大屏的视频特色,能够充分展现非遗之美,在短短的十几秒内,呈现非遗最美、最真实、最吸引人的一面。”
事实上,通过抖音传承非遗,目前已经获得令人瞩目的成绩。2018年,抖音上线川剧变脸话题 “我‘变脸’比翻书还快”累计播放超过60亿次。抖音联合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北京龙在天皮影文化博物馆共同发起“皮一下很开心”话题,累计播放超28亿次。龙在天戏团的王熙团长表示,按照他们演出的平均观众数,要达到这个播放量,需要每天演出,持续800年。
截至2019年4月,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中,有1214项在抖音平台上有相关内容的传播,覆盖率超过88%。这1214项国家级非遗内容,在抖音上,共产生了超过2400万条视频和超过1065亿次播放。抖音实际上已经成为最大的非遗传播平台。
至于余万伦,之前他主要在杭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等场地开设工作坊,为学校、企业开设油纸伞体验课程,成品伞的售卖并不是主要收入来源。但抖音的出现改变了他的生活现状,让他“生存得足够好”。
从2018年11月开始,余万伦开设了“油纸伞大师”的抖音号。陆续发布了超过50条关于油纸伞的抖音视频,其中一条视频的播放量高达百万。
通过抖音短视频曝光,除了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之美。许多网友纷纷留言点赞,表示希望买伞。到2019年第一季度,来自抖音的订单,直接让余万伦的油纸伞销量翻了一番,目前他的伞长期处于脱销状态。
抖音上类似余万伦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活生生的案例也让更多非遗传承人们看到了改变的希望:不少非遗传承人都在使用抖音记录、传播自己的技艺、作品的同时,取得了很好的物质回报。
专题
最热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