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路上 为啥焦虑的总是“老母亲”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文章讲的是爸爸妈妈们,当然特别是妈妈们在育儿的道路上一路拼,甚至到了“拼子宫”的状态。当我静下心来,思考为何会陷入焦虑的时候,才会发现一些问题的端倪。

带娃路上 为啥焦虑的总是“老母亲”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9-06-15 08:53
来源: 北京青年报
2019-06-15 08: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文章讲的是爸爸妈妈们,当然特别是妈妈们在育儿的道路上一路拼,甚至到了“拼子宫”的状态。简单说,就是为了让孩子进入好的学校,要算好受孕时间,才能怀孕。这种育儿焦虑,不是只有普通妈妈们才有,高知妈妈们也同样有。 而与更焦虑的宝妈相比,爸爸们就显得“佛系”了很多。正是这种“佛系”,也让爸爸们在家中更受孩子的欢迎。

在育儿道路上,为啥更焦虑的总是“老母亲”?有没有一些小窍门,能帮助宝妈缓解她们的焦虑呢?

生活中“虎妈猫爸”随处可见

“虎妈猫爸”这种说法已经盛行很多年了,影视剧作品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文章。通过形形色色的家庭,展示了育儿路上虎视眈眈的妈妈,以及被迫加入焦虑父母行列的爸爸们。

现实生活中,妈妈的焦虑可以说随处可见,就连我自己也常常会深陷于这种焦虑之中。我自己的小孩还没读幼儿园之前,我的同事就告诉我,孩子一旦进入幼儿园,我就要想办法进入家委会。当时的我,还对“家委会”这种组织没有什么认识,也不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等我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儿园,我发现周围朋友、同事(当然都是女性的朋友),给孩子报了很多辅导班,学习特长、体育项目、乐高机器人、英语、语文、数学……在我认识的妈妈群体中,每个孩子的辅导班数量大概在六个左右,还有的小朋友在小学阶段已经完成了钢琴的满级考试。这一切都是我焦虑的来源。

于是,我觉得我自己的小孩,也应该增加一些传统文化课程的项目,却遭到了孩子爸爸的反对。他认为孩子辅导班的数量应该有所限制,不要让孩子太累,也不应该打击到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为什么妈妈群体更容易焦虑?

当我静下心来,思考为何会陷入焦虑的时候,才会发现一些问题的端倪。

首先,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且负面情绪的特点就是传播快。情绪本身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而负面情绪的感染性比起正向情绪来说来得更强。也就是说,焦虑情绪本身的特点,就注定会将很多人带入到这种焦虑的漩涡之中。

其次,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被情感所控制。虽然焦虑情绪本身有很强的感染性,但理智这种东西一旦找到进入的突破口,就能很快切断这种焦虑营造的负向循环。在这方面,男性本身会比女性有优势。

再次,男性群体与女性群体交流的内容有很大的区别。想想看,男性在社交过程中,不怎么会讨论自己的孩子,即使谈论也很少涉及一些学习方面的内容。男性社交的话题更多地会聚焦在社会事件或是自己事业的发展方面。但是妈妈们就不一样了,她们会自动屏蔽没有生孩子或是结婚的女性群体,然后迅速地切换到孩子教育的话题上。上周三我在孩子英语辅导班外面等候的时候,就发现有几个妈妈已经迅速进入了关于孩子上小学问题的话题当中,不断谈论根据入学政策自己的孩子应该进入哪所小学,该小学的教学质量如何如何,以及哪所小学更好等等。

最后一个原因就在于比较,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焦虑这件事,那就是“没有比较就没有焦虑”。美国的精英妈妈马丁,写了一本《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其实,她是因为在跟其他妈妈的比较中才需要这个包,也许当只有她自己的时候,她并不需要这个东西。还有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些讨论孩子学校问题的妈妈们,话题最后的走向就是自己的孩子条件如何优越、自己的老公多么有办法等等。这些对话内容中,都暗藏着攀比和虚荣的心态。

宝妈们 试试这些“缓解焦虑大法”

妈妈们怎样才能让自己不那么焦虑呢?或者说更少地陷入育儿焦虑之中呢?

邀请爸爸更多地参与到育儿之中。很多家庭都是妈妈带着孩子上辅导班,辅导孩子写作业等等,爸爸基本上没有什么存在感。有时候,是爸爸不想管,还有些时候是妈妈们不让爸爸管。因为,爸爸们一旦插手管这件事,很可能两个人会因意见不统一而发生冲突。妈妈们要克服一切困难,邀请爸爸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之中。这样就可以让爸爸们的理性思维,来抗衡焦虑情绪中的情感过度的现象。

了解更多的信息。很多时候,我们会焦虑是因为对引起我们焦虑的事情了解得太少了,当信息太少的时候,足以引发人们的焦虑和恐慌。各类辅导班的宣传也正是借用了这一点,才不断地引发家长的焦虑情绪,从而让父母选择自己的机构。我不由得想起前几天我接到的课程推销电话,对方推销的是英语课程,而且说自己的拼读方式比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自然拼读法更好,并且不断地强调“您要为孩子的将来考虑呀!”我现在想想,这就是在煽动家长的焦虑情绪。

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本心。妈妈们会在这种焦虑的情绪中越陷越深,走得更远,很难再回到理性的道路上来。所以,妈妈们如果过于焦虑,要找到能够让自己独处和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想想自己对孩子的本心是什么。不要过多地加入关于孩子话题的讨论,从而减少焦虑源,也就是说从源头上进行一定的阻拦。

文/屈建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屈建伟)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