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朝阳区两会,朝阳区多措并举为民解忧。在“接诉即办”的基础上,朝阳区继续深化,探索形成未诉先办“查、应、解、判”四步工作法,化“被动响应”为“主动出击”。此外,近2000个居民议事厅为群众解决近万件实事,2020年朝阳区将推广“网上议事厅”“移动议事厅”“微提案”建设。
朝阳区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把“接诉即办”作为探索城市基层治理的方式和路径,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朝阳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接诉即办”工作专班,实行区领导街乡包片负责制,统筹协调全区诉求办理工作,结合朝阳实际,区民政局、区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城区、农村“接诉即办”组织机构。各街乡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统筹调度,加强协调解决。
“一单到底,全时响应,让办理有了工作标准。”朝阳区城管监督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真正做到“接诉即办”,朝阳区建立了群众诉求全时响应机制,办理部门接件后,原则上要在1小时内细致了解诉求,及时告知工作进展,事情办结后及时告知办理结果。
三级联动,吹哨报到,让办理势如破竹般推进。朝阳区在接诉即办机制上,坚持“三级吹哨联动”工作法。一是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为依托,着重解决涉及到街乡和职能部门权责重点难点问题;二是以‘社区(行政村)吹哨、科室报到’为依托,着重解决街乡本级可以解决一般性问题;三是以‘支部吹哨、党员报到’为依托,着重解决小区管理问题,形成了居民共商共治的良好态势。
部门围着街道转,街道围着社区转,社区围着居民转。随着治理中心下移、力量下沉,一批百姓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都得以妥善解决。为了能更加深入的解决百姓诉求,在推行“接诉即办”工作中,朝阳区创新工作理念,推动“接诉即办”进一步向“未诉先办”延伸;实现“被动响应”向“主动出击”的转变。探索形成“查问题、相应诉求、统筹资源解难题、科学判断主动治理”的“未诉先办”四步工作法。
此外,朝阳区在智慧手段也下足功夫。全区共划分为322个管理网格、8260技术网格,通过网下依托网格员收集群众诉求和网上依托“朝阳群众管城市”APP和区政府微信平台“朝我说”意见征询窗口,有效全面搜集和掌握群众诉求。
2020年,朝阳区将推进居民议事厅从社区向网络延伸,推广“网上议事厅”“移动议事厅”“微提案”建设和社区之家建设,聚焦空间、环境、人文、管理、服务、参与等“六大要素”,打造20个全要素小区,258个全景楼院。同时,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管理转型升级,做好公共空间优化、电梯加装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