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网剧何以热播?

《鹤唳华亭》导演杨文军认为,古装题材仍是当下网剧创作的重要阵地。“通过镜头呈现出的服饰之美、礼仪之美、语言之美、书法之美,充分呈现出中国古典文化的美学内涵,也彰显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古装网剧何以热播?

来源:新华网    2020-01-07 17:55
来源: 新华网
2020-01-07 17: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题:古装网剧何以热播?

新华社记者 史竞男

《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鹤唳华亭》《大明风华》……一年来,一批制作精良、各具特色的古装网剧在各大视频平台热播,预示着古装网剧创作迈上新台阶。

专家认为,这些网剧凭借精彩的剧情、精细的制作赢得观众口碑,弘扬传统文化之美、宣扬正确历史观和价值观,不仅拓展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表达维度,也让观众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回眸近年来的网剧创作,以唐宋明清四个朝代为书写对象的剧集都出现了代表作品:《长安十二时辰》既讲述了“保卫长安”的精彩故事,又展现了盛唐的繁华美丽;《鹤唳华亭》细致挖掘历史细节,呈现出秀丽典雅、优美含蓄的宋代美学风范;《大明风华》以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和故事为蓝本,描绘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大明历史;《延禧攻略》对清朝生活进行精细复刻,引发观众兴趣。

《鹤唳华亭》导演杨文军认为,古装题材仍是当下网剧创作的重要阵地。尊重历史逻辑、反映历史风貌、弘扬传统文化,这既是观众的渴求也已成为创作者自觉追求的目标。

“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来编织故事,尽量做到有迹可循。”《长安十二时辰》导演曹盾坦言,从创作之初就本着讲好“中国故事”的初衷,自己要做的是“努力想还原大唐的一天”,打造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历史题材作品。

无论是古装戏、近代戏还是现代戏,创作逻辑都要落脚到现实生活之中。

“通过镜头呈现出的服饰之美、礼仪之美、语言之美、书法之美,充分呈现出中国古典文化的美学内涵,也彰显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说。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易凯认为,以《鹤唳华亭》为代表的古装网剧对于古代历史的描写,开阔了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认识历史的眼界,突破了对历史文化的故事表达,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播。

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传欣看来,古装剧对于历史事实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外化于表达上的严谨考究和审美追求,让观众看到传统文化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与此同时,古装网剧也为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载体。

《长安十二时辰》首次以“付费内容”形式在北美地区上线;《鹤唳华亭》落地海外多个平台,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可以与国内观众同步追剧,创下了国剧出海新纪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所副所长朱新梅表示,这些网剧满足了海外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了包含家国情怀在内的中国精神。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优秀古装网剧在创作上别开生面,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历史氛围的还原营造等,有益于培养观众汲取历史智慧、铸造精神人格、提升审美修养。这表明,兼具艺术真实、正剧品相和文化内涵,已成为古装剧探索的新方向。

(史竞男)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