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线》3月18日优酷开播 走进真实的抗疫最前线

“疫情发展初期,我们在6个小时内收治了40位病人”大量的患者在同一时间涌入医院,对于ICU的医护人员来说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同样在武汉协和医院中法院区,北京协和医院ICU病房内医护人员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第一线》3月18日优酷开播 走进真实的抗疫最前线

来源:北青网娱乐    2020-03-18 17:43
来源: 北青网娱乐
2020-03-18 17: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是医生,我是护士,我是医护人员,我要做的是看病。3月18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指导,优酷、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出品的纪录片《第一线》登陆优酷。随着各地医疗援助队的加入,武汉多个医院进入井然有序的救助工作,无论经历多少困难与波折,医护人员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精英医疗队驰援武汉,竭尽所能守护健康

“给他上人工肺,希望能给他维持住”伴随着医护人员焦急的话语和医疗器械滴答的响动,ICU病房内的救治行动正在进行,一个个真实的生命故事被娓娓道来。

“疫情发展初期,我们在6个小时内收治了40位病人”大量的患者在同一时间涌入医院,对于ICU的医护人员来说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那时全院只有一台呼吸机,人员调度过程极为复杂,这意味着一旦有患者病情发展到了需要插管的程度,那么患者将会面临极大的生命威胁。简化流程、丰富设备成了当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中日友好医院将价值1500多万的设备运抵武汉,负责抢救的医护人员根据现有情况,将工作内容进行了最细致的分工,大幅缩减救治流程,保障病患在抵达医院的第一时间能够得到有效救治。

为生命而努力的医护人员们始终坚信“只要有希望,一定不能放弃”。经过努力中日友好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驻同济医院中法院区C6东病区,累计救治72名危重症新冠病毒肺炎患者。

同样在武汉协和医院中法院区,北京协和医院ICU病房内医护人员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短短的一个月里,三四十个病患离开了” ICU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刘正印表示自己行医多年,却从没有像现在这般目睹过生命的逝去。尽管每一次的抢救医生们都竭尽所能但还是有些病人救治失败,面对这些患者和患者家属,他的心中有不安有难过,也因为自责而几度落泪。当然在这间ICU病房内也有值得高兴的事情,经过对每一个患者对的情况分析、会诊,

协和医院的医生们明显延长了危重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多名患者转危为安。

  14天的基建奇迹,见证医患之间成最亲的瞬间

经历14天神速建设,建筑面积7.97万平方米,拥有14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开始收治新冠肺炎感染者。来自大连、锦州、吉林、山西、上海、广东、武汉等城市的12个医疗队,入驻雷神山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在雷神山医院,医护人员不仅系统的治疗每一位患者,也时刻关注着患者的内心感受,有时简简单单的一句“不咳了”就足以让这里的医护人员欢呼雀跃。

作为共同经历这场“战疫”的战友,医护和病患之间形成了深刻的情感羁绊,当病人康复出院时,眼中总是饱含着泪水。他们怀念与医护人员一起快乐共舞的欢笑时刻,也感恩他们的陪伴让自己顺利度过病痛。截止到3月12日,雷神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1814人,治愈病人达637人次。即便不知道这场仗要打到何时,但医护人员始终坚信唯有坚持下去,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纪录片《第一线》于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正式启动,4个摄制组7位摄影师深入前线进行实地拍摄。他们用镜头记录下了武汉百姓和全国同胞抗击疫情的真实场景,用一个个生动的形象和一段段真实的故事展现人间真情。在这个危难的时刻,向来自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人们致敬,是他们逆行的身影抵抗住了病毒的入侵,也向每一个为抗击疫情付出过努力的人们致敬,是他们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气质和国家担当。

3月18日起每周三上午10点,《第一线》优酷准时更新。生命就是使命,我们砥砺前行,与你一同见证中国的战疫时刻。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