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需要“活起来” 却不可沦为娱乐道具、流量竞品

近日,一位女明星因在某综艺节目发出对文物不尊重的言论而引爆热搜。有人指出,在此前圈粉无数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中,登上节目现场的,不是仿制品道具就是图像,难觅文物真品的踪影。

文物需要“活起来” 却不可沦为娱乐道具、流量竞品

来源:文汇报    2020-06-04 19:29
来源: 文汇报
2020-06-04 19: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一位女明星因在某综艺节目发出对文物不尊重的言论而引爆热搜。一并掀起争议的,更有文物真品该不该亮相综艺节目现场,文物该不该被娱乐化。

在这档号称“国内首档原创手作解密互动体验秀”的某卫视综艺节目中,文物修复师展示了自己修复的一件类似烛台的汉代文物,并特意交代用手去拿时需“同时拿顶和托底”,以防止摔坏。而某个女明星偏偏以三根手指拿起这件文物中间最为细长的部位,面对旁人提醒劝诫,她竟直言“没事,他可以再修复”。

节目播出后,迅速上了热搜,引发网友一片哗然。虽然女明星通过微博认错道歉,但“既然是珍贵的汉代文物,为什么就这么赤裸裸地被拿到节目现场”类似这样的质疑声并未平息。有人指出,在此前圈粉无数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中,登上节目现场的,不是仿制品道具就是图像,难觅文物真品的踪影。

事实上,文物因被娱乐化而引发争议,此番并非第一次。四年前,《奔跑吧兄弟》节目录制中,“跑男们”赫然跑进博物馆,就令人惊呼“危险”!当时,节目最激烈的“撕名牌”游戏环节正是在国宝“战国水晶杯”前激烈展开的,镜头中也不断闪现馆藏文物近在咫尺。对此,多位文博专家一致发声:在文物周围进行剧烈游戏,不妥!同时,人们也在质疑:拍摄现场的强光,古代文物尤其是书画受得了吗?

文物,是人类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实证。而文物的损坏往往是不可逆,具有毁灭性的。哪怕是轻微受损,一件文物的修复就可能耗时几年,工序众多而烦琐,凭借的就是修复师们经年累月的实践和心血。

所以,我们一次次大声疾呼:对于文物及其价值的珍视与敬畏,亟待在全社会得到强化,并且怎么强化都不为过。因为尊重文物,就是尊重历史,尊重文化。

今天,文物需要“活起来”,走近更多的人们;但这样的“活起来”,需要在充分认识到文物及其价值重要性的基础上,需要明确应当守住什么样的底线。至少,文物不该成为娱乐道具、流量竞品,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尊严不能受到伤害。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