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晨:三分欢笑两分闲,优游生活在天津 | 我和我的家乡

本期《我和我的家乡》,让我们在青年歌手张碧晨的讲述中,感受津门古今兼容的城市风貌与乐观悠闲的生活氛围。漫长的历史,更迭磨洗着城市的容颜,却也使得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天津,洋溢着更饱满的现代大都市风情。

张碧晨:三分欢笑两分闲,优游生活在天津 | 我和我的家乡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0-06-19 17:11
2020-06-19 17: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围绕家乡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情愫。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家乡的一山一水,都是镌刻在我们心里抹不去的乡愁。

解读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汇聚同心追梦的力量,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酷我音乐共同出品的《我和我的家乡》(第一季)音频节目,已正式上线开播。每期节目将推出一个主题城市,邀请一位青春正能量嘉宾,用笔者独有的乡愁情感,配以讲述者也为此乡人的身份,着力刻画该城市的魅力形象,展现一座城的普通百姓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听一声家乡话,品一道家乡味,心中的那座城与那群人,似乎更清晰可见了。

“东达沧海,西引大行,南通江淮,北拱神京。”千百年来,优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天津发达的经济与独特的文化。漫步在沽水遍映的市区,触碰历史的痕迹,不由得对这座演绎近代风云的城市多了几分敬意。

本期《我和我的家乡》,让我们在青年歌手张碧晨的讲述中,感受津门古今兼容的城市风貌与乐观悠闲的生活氛围。

说起天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带出一个“卫”字来,这源于对天津卫城历史的记忆。当年明成祖朱棣南下靖难,曾途经三岔河口,得胜后,感念于这里是天子渡河的津渡,于是建造城池,改名为天津。那一天,是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这也使得天津成为有史料可查的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有确切建城日期的城市。缘起于此,天津人每年都会在这一天为自己的城市庆祝生日,从1404年到2020年,天津已经616岁了。

漫长的历史,更迭磨洗着城市的容颜,却也使得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天津,洋溢着更饱满的现代大都市风情。

而说起天津的城市风貌,便不得不提及充满异国风情的“五大道”。这个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的街区,共由五条由南至北的街道组成,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在姿态万千的西式建筑中,也不乏诸多名人故居。骑上双人自行车,游走在五大道街区,车轮转过的时光都是一次次与历史擦肩而过的幻影。

当然,这不是天津的全部,不信,请您抬头观瞧!顺着民园体育场的雨棚向上望,鳞次栉比的高楼群就在后头,拿出一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架势,沿南京路一字排开,一侧是滔滔海河水,一侧是滚滚车马龙。天津作为北方第一大港和经济重镇,拥有着完善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从市区到滨海新区,每个天津娃娃都对自家的“家底儿”门儿清——大火箭、大飞机、汽车配件、石油冶炼,都是我们造的。天津凭借着多年积累,正呈现出中西融合、包容古今的城市风貌。

看过了城市的风光景致,自然还要说起这里朴实快乐的天津人。提起广东人,很多人会想起精美的粤菜;提起江浙人,会想起文质彬彬的吴越文化。那么,当你提起天津,大概第一反应就是两个字:相声。

真是不假!天津人爱听相声,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在家里,得找媳妇“烙俩糖饼”,跟街坊孩子逗乐那叫“逗你玩”,做事不仔细那叫“马大哈”,万一在外头跟人起了冲突,您可千万别当“丁文元”……有太多相声中林林总总的小段和标志性的人物,已经融入了天津人的生活,用咱现在话说叫“玩儿梗”;可在天津,已经玩儿了好多年啦!从大大小小的相声茶馆到德云社,相声文化从嘴边到耳边,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人。你大概猜不到,天津的广播中,竟然专门有一个频道:FM92.1,就是专门的“天津相声广播”。

说到民俗,天津的早点真是超凡脱俗。历史上,天津深受码头文化影响,大量工人要在上午做搬运货物的体力活,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得最好最饱,不能凑合。肉包子、素包子、豆腐脑、锅巴菜、炸卷圈、烧饼里脊,每一种都是好吃又营养。其中最招牌的,还要说“煎饼果子”。一片大煎饼摊得又圆又匀,可以加“果蓖”也可以加“果子”,其实就是“薄脆”或“油条”。对了,天津人都是自己带着鸡蛋去摊煎饼的,甚至,你可以把鸡蛋放在摊位上,替你排队……

高高的楼,清爽的风,愉快的笑声和充满烟火气的食物味道,再加上一千六百万个幽默乐观的人,便构成了天津这座宜居的城市。无论天津人走到哪里,闯荡到多远之处,每每想起故乡,都是一个能容下自己,优游生活的所在。

天津的魅力,正在于它看惯了历史的起落跌宕,品惯了渤海的涛声依旧,听惯了世人的喜怒悲欢,最终在迥然不同的未来前景里,选择了快乐与悠闲,过去如此,未来亦如此。这恰恰应和着那句天津人常说的口头禅——“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