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成年轻人新宠,内容监管还需加强

“剧本杀”中的悬疑推理游戏、历史穿越情节等各类丰富的题材满足了年轻人追求刺激的心理。”他建议,对于这些“剧本杀”的内容要加强监管,同时家长更要多留心,在孩子参与此类游戏前多把一道关。

“剧本杀”成年轻人新宠,内容监管还需加强

来源: 文汇报
2020-08-10 20: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换上服装,90后小张时而梦回1900年代在上海滩追踪一起命案;时而扮演一名科学家在太空寻找虫洞;时而化身靖康年间的一名将军,深陷儿女情仇和家国大义……小张所在的地方并非剧组,而是一家“剧本杀”主题店。凭借“烧脑”“悬疑”“凶案”“推理”等元素,“剧本杀”如今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社交新宠。

何为“剧本杀”?本质上这是一种角色扮演游戏(Role-playing game)。玩家通过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来解决剧本中的谜题,从而达成游戏目的。“三五个小时的游戏时间,我就像跟朋友共同出演了一部电影。在电影中,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可以从陌生人变成合作者,而且每次不同角色的体验,都让人欲罢不能。”小张如是形容。

从BBS聊天交友,到联网组队打游戏;从玩“三国杀”、密室游戏,再到现在的“剧本杀”,年轻人的社交平台也随着时代在不断变化。专家认为,作为社交游戏的“剧本杀”,在游戏的外壳下包裹着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渴望。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新事物,市面上的“剧本杀”良莠不齐,专家提醒要加强对内容的监管,未成年人参与时更需谨慎。

剧本里的世界让玩家体验更多可能

自从芒果TV推出的明星推理真人秀《明星大侦探》热播后,“剧本杀”就逐渐风靡全国。今年春节期间,一款名为“我是谜”的“剧本杀”App因流量暴增出现卡顿,游戏出品方新增5台服务器,不到40分钟流量再次超过报警阈值。“‘我是谜’崩掉了”甚至成为热搜话题。网友这才发现,原来喜欢“剧本杀”的人这么多!在某点评平台上搜索 “剧本杀”,仅上海地区就有近300家店铺。不少商家还实景搭建了各类主题的房间,民国风、日式风、科幻风等不一而足,玩家可以选择与人物设定相符的服装,“变装”沉浸角色,体验别人的生活。

有人将这种变化总结为:这届年轻人不是一般的“戏精”。但是在上海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专家许静看来,猎奇是人的天性,“在别人的生活中感受世界,仿佛‘生活在别处’。这大概是年轻人热爱‘剧本杀’的原因之一”。

“剧本杀”中的悬疑推理游戏、历史穿越情节等各类丰富的题材满足了年轻人追求刺激的心理。“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总是有差距。几乎所有人小时候都有各种梦想,但在成长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可能离梦想越来越远,而‘剧本杀’提供了弥补这些遗憾的机会,剧本里的世界让玩家体验了更多的可能。”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李世佳表示,“尤其学生群体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剧本杀’中各类角色的扮演以及解谜过程,迎合了这个年龄段人群好奇,而又迫切想找到自我、证明自我的痛点。”

万物皆社交的网络时代,社交游戏满足面对面交流的需求

不单是“剧本杀”,近年来,“狼人杀”、“王者荣耀”等社交游戏愈发受到热捧。有学者认为,在这个万物皆社交的网络时代,交流似乎变得更容易了,但是友情却少了,而社交游戏却为年轻人寻求具有共同爱好的友谊搭建了平台。

李世佳自己也是“剧本杀”的爱好者,在她看来,时代在变化,年轻人热衷的社交方式自然也会改变,但不管形式如何变化,本质上都是利用共同爱好结交朋友。“社交游戏热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于亲密关系的渴望。网络发达使人与人之间交流更便利,但都是浅层交流。社交游戏让我们可以更快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更不用说,“剧本杀”提供了年轻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很多人误以为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宅男宅女,实际上微信上聊得再热火朝天,始终比不上现实中的一个鼓励的眼神和拥抱来得真切。”许静说,“真实的互动和交流才是年轻人社交的核心需求。”

小张至今已在线下体验过不下四十个“剧本杀”。“尽管线上‘剧本杀’游戏也很多,但是线上体验感远不如线下。”令小张开心的是,在线下的“剧本杀”游戏中,他不仅收获了友情,还收获了一份甜蜜的爱情。

质量参差不齐的“剧本杀”,该加强内容监管

但最近小张发现,随着“剧本杀”的流行,有些“剧本杀”逐渐“变味了”。

据报道,南宁某12岁男孩在玩“剧本杀”的密室逃脱时被吓到住院,一度昏迷;某23岁女性拼单玩“剧本杀”,遭遇不怀好意的男玩家,警方调查发现店家曾对男方暗示“陪玩”服务;有些“剧本杀”的剧情内容包含重口味情节,有学者建议,要对“剧本杀”内容加强监管,尤其是一些未成年人也开始热衷于参与这类游戏,更需要重视。

漪漪是一名“剧本杀”编剧,她告诉记者,大量“剧本杀”的创作背景为凶杀案,剧本中难免会出现暴力犯罪和香艳的故事情节。漪漪表示,国家对于线上“剧本杀”内容监管上较为严格,“但还有不少人在打擦边球,毕竟重口味、强刺激的剧本更可能吸引到玩家。而且相比线上游戏的审核相对方便,线下经营店的剧本质量更加参差不齐。”

许静对此感到非常担忧,如果在游戏中频繁接触凶杀等重口味内容,玩家是否会产生对生命的漠视,失去对生命的珍重?尤其是未成年人参与这类游戏,“他们的自控力、分辨能力较弱,剧本中的凶手被发现,游戏就结束了,但是游戏给玩家的影响也许不会随着游戏结束而消失。”许静说。

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问题》编务主任田相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杀人推理类游戏值得警惕。“这类游戏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刺激性。尤其是通过剧本还原后,更具刺激,未成年人如果没有正面引导,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他建议,对于这些“剧本杀”的内容要加强监管,同时家长更要多留心,在孩子参与此类游戏前多把一道关。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