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历史“苦”程知多少

加工过的茶叶分为很多类,如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花茶等,这些都是将茶树的叶子做不同的加工处理得到的。茶叶在西方非常受欢迎,在18世纪时,英国就已成为欧洲嗜饮茶的国家。

茶的历史“苦”程知多少

来源:解放日报    2020-09-21 19:10
来源: 解放日报
2020-09-21 19: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茶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山茶科山茶属。在当今世界,茶是与咖啡、啤酒齐名的最受欢迎的饮料,是中国人献给世界文明的礼物。

中国历代文献中都有关于茶的记载。古人也把茶叫作“荼”或“茗”。四川等西南地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栽培茶叶的地方,但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更为盛行。晋代的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喝茶可以让人少眠,人们意识到喝茶能提神醒脑。到了唐代,湖北人陆羽撰写了著名的《茶经》,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推动了饮茶的风气,当时茶铺、茶肆遍及各地,促进了贡茶的产出。据宋代的地理书《太平寰宇记》,西南的四川、重庆、贵州,华南的广东、广西、福建,长江中游的湖北、江西、安徽,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还有淮河上游的河南信阳等地,都有茶树栽培和茶叶生产,而这些地区也是当今中国的茶叶主产区。

关于茶树的栽培,宋子安的《试茶录》说:“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茶畏水与日,最宜坡地阴处”,这都充分说明了古人对茶树喜阴的认识。古人对于采茶的时机和注意事项也很讲究。陆羽在《茶经》中提到,如果采茶不合时机,又加工不精细,就会导致饮后成疾。唐宋时期,茶农在早晨或阴天时采茶,对于不同的茶叶,也会采老嫩不同的茶叶进行加工,这样同一品级的茶叶外形比较整齐。

加工过的茶叶分为很多类,如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花茶等,这些都是将茶树的叶子做不同的加工处理得到的。其中,绿茶、黄茶、白茶的名称在历史上出现较早,红茶则要到明代,乌龙茶出现更晚。唐代发明了蒸青法,也就是把茶叶的鲜叶用蒸汽杀青,然后捣碎、制饼、穿孔、烘干,这样可以消除茶饼的青臭气味,还便于贮藏和运输。从宋代到元代,茶叶的加工技术进一步简化,从蒸青饼茶和团茶改为蒸青散茶,元末明初又发明了炒青绿茶。明代以后,花茶和红茶的加工技术相继问世。明代诗人魏时敏有“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的诗句,反映了当时在石炉中炒制新茶的过程。

早在南北朝时期,茶就由中国传入了朝鲜半岛,唐代经佛教徒传到日本,后来传到阿拉伯地区。一直到了明代,东南沿海地区的外国商船才把中国茶叶运到西方,其中荷兰是当时最大的贩运国。清代中期,英国人把茶树和茶种带到印度和西方,经过若干年以后,实现了成功引种。茶叶在西方非常受欢迎,在18世纪时,英国就已成为欧洲嗜饮茶的国家。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