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抗美援朝题材经典文艺作品 致敬“最可爱的人”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人民网文化频道盘点抗美援朝题材经典文艺作品,带大家回望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致敬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无畏、顽强不屈的志愿军战士。时任原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音乐家周巍峙被诗的豪迈气概和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所感动,他一鼓作气谱出了曲,后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回顾抗美援朝题材经典文艺作品 致敬“最可爱的人”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2020-10-23 14:11
2020-10-23 14: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英雄远去,精神永存!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人民网文化频道盘点抗美援朝题材经典文艺作品,带大家回望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致敬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无畏、顽强不屈的志愿军战士。

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作词: 麻扶摇

作曲:周巍峙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这首唱响半个多世纪的战歌,气势雄壮,节奏铿锵,荡气回肠,彰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誓死挫败顽敌的坚决意志和必胜信心。

这首战歌的词作者是炮兵1师第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在炮兵1师开赴前线前夕,麻扶摇负责起草全连的出征誓词。他在昏暗的蜡油灯下写下的这首小诗,不仅赢得了战友们的热烈掌声,也被报刊转载、引发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共鸣。

时任原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音乐家周巍峙被诗的豪迈气概和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所感动,他一鼓作气谱出了曲,后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中有军魂、有国魂、有民族魂。军歌带给志愿军无穷战斗力,“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这就是志愿军制胜的秘诀之一。

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作者:魏巍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1951年4月11日,一篇名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抗美援朝战地通讯在《人民日报》发表,作家魏巍以自己在前线阵地的采访为素材,以饱含深情和诗意的笔触,报道了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

文章对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场景的传神描写,打动了一代代读者;他们的英雄壮举留在了人们心里,也让后人更加懂得珍惜身边平凡的幸福。

1 2 下一页   >>|

(郭冠华)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