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对话于冬:电影院转网,是大势所致还是无奈之举?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春节期间所有春节档影片宣布延期或撤档,使得有预测70至80亿元的春节档票房几乎颗粒无收。”  当杨澜问道在疫情中博纳影业受到怎样的影响时,于冬谈道:“在这样史无前例的影视寒冬中,半年的停影使博纳至少损失六七亿票房”。

杨澜对话于冬:电影院转网,是大势所致还是无奈之举?

来源:北青网    2020-11-25 17:57
来源: 北青网
2020-11-25 17: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春节期间所有春节档影片宣布延期或撤档,使得有预测70至80亿元的春节档票房几乎颗粒无收。全国五千多家影视公司相继倒闭,红火了将近20年的中国电影被迫按下暂停键。

直到2020年7月20日,全国影院才开始有序复工,但熬过了这最艰难的8个月,中国电影还能恢复往日的辉煌吗?

《杨澜访谈录》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系列在腾讯新闻重磅上线,首期迎来了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先生。本次节目,杨澜与于冬进行了一场有关影视行业的交流碰撞,深挖疫情影响下的中国影视行业市场现实,同时探讨了如何调整未来业务发展的战略等问题。

博纳影业作为中国电影当中极具代表性的企业,其创始人于冬在接受杨澜采访时首先发出了对于中国电影经历了疫情后再次重启的感慨,“在2019年的大年初一全国的电影票房曾达到过一天14.7亿,而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春节档票房只有零星的186万。”

当杨澜问道在疫情中博纳影业受到怎样的影响时,于冬谈道:“在这样史无前例的影视寒冬中,半年的停影使博纳至少损失六七亿票房”。

采访中杨澜提到了关于电影资本市场票房虚高、财富神话的泡沫现象,于冬认为浮躁的创作环境为电影业的发展埋下隐患,而恰恰是在疫情之下我们反而回到了内容创作本身,“像《八佰》这样的电影,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创造,并长达八到十个月的制作周期,无论大家对这种战争片喜爱与否,它对中国电影整个行业创作氛围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谈到电影行业的造富梦这一现象时,于冬坦言道虽然因为疫情中国电影受到打击,但也同时因为这场疫情的冲击让电影行业终于回归平静步入正轨,演员的片酬,税收的规范等都得到有效控制,政府也对影视行业给予了一定的扶持。

另外,关于电影《囧妈》、《花木兰》从院线转战网络平台,杨澜向于冬提出了大众都很关心的问题:“这样一种新的形式是否会固定和持续?”,于冬认为“院转网”对于院线电影来说是无奈之举,只是勉强止损的一种方式。未来会出现院线电影和平台电影两种模式,院线电影也开始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最后于冬先生表示:“中国电影需要规模化的生产高质量电影,我们要把我们的产品跟欧美市场结合,进入到全球发行的管道,这个过程就是从电影大国变电影强国的过程”。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