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石器时代 “考古中国”发布4项重要考古成果

(韦衍行)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会议聚焦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新发现,通报了内蒙古后城咀石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湖南华容七星墩遗址、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

聚焦新石器时代 “考古中国”发布4项重要考古成果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2020-12-29 16:45
2020-12-29 16: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人民网北京12月29日电 (韦衍行)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会议聚焦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新发现,通报了内蒙古后城咀石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湖南华容七星墩遗址、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

内蒙古后城咀石城遗址

北方地区已知最早的具备完整防御体系的瓮城遗迹

后城咀石城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占地约138万平方米,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1150米,是目前内蒙古中南部已知最大的史前城址,由瓮城、外城、内城构成。

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瓮城部分航拍图。汇报人供图

截至目前,后城咀石城城门区域累计发掘面积约3000平方米,基本确定了由瓮城前通道、瓮城壕沟、瓮城、瓮城城门、城门组成的半月形防御体系。后城咀石城瓮城结构与已发掘的石峁、下塔等同期石城存在明显差异,却与中原二里岗文化望京楼城址同类建筑相似,即以壕沟间隔处形成进入瓮城的通道,通道两侧分立“阙”式建筑,瓮城内空间充足,入城为直线门洞式等。

后城咀石城瓮城是中国北方地区已知最早的具备完整防御体系的瓮城遗迹,将马面、瓮城的出现年代提前至龙山时期,其城门结构特征在河套地区龙山时代石城中尚属首次发现,为研究河套地区龙山时代与中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考古学材料。

山东岗上遗址

海岱地区发现的大汶口时期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

岗上遗址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其中大汶口文化城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202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岗上遗址北部居址区和南部墓葬区进行了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

北部发掘区远景。汇报人供图

通过对居址区的发掘可以初步复原房屋的修造方式,即对原始地面进行整体烧烤,再对低洼处填充较大烧土块,其后铺垫细碎烧土粒,最后挖掘基槽及柱洞。南部墓葬区共发现墓葬12座,均为土坑竖穴墓。墓葬以大墓为首呈三排分布,根据墓葬规模、有无葬具、随葬品数量大体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大中型墓葬有大量陶器及较多玉器出土。

  M9玉环。汇报人供图

岗上遗址是海岱地区发现的大汶口时期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因其高等级墓葬的发现及玉器的出土,岗上遗址的区域中心地位尤为凸显。岗上遗址考古新发现丰富了对鲁南地区乃至整个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阶段中心性聚落内涵的认识,对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 2 下一页   >>|

(韦衍行)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