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A标识体系具备全球服务能力

2020年12月5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完成了DID:VAA通用解析器驱动程序的研发并提交至DIF,被官方社区确认接受,现已写入DIF通用解析器中,意味着VAA标识体系具备了全球解析服务能力。当前,中国信通院基于“星火·链网”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提供了一种新的标识分配思路,设计了VAA标识解析方案。

VAA标识体系具备全球服务能力

来源:中国网 2021-02-05 14: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0年12月5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完成了DID:VAA通用解析器驱动程序的研发并提交至DIF,被官方社区确认接受,现已写入DIF通用解析器中,意味着VAA标识体系具备了全球解析服务能力。

  关于VAA标识体系:

中国信通院于2020年6月23日获国际自动识别与移动技术协会(AIM)授权成为国际发码机构,代码为“VAA”。这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全球编码这一核心资源,可面向全球提供标识编码分配服务。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在OID、Handle等主流国际标识体系中,只拥有部分标识的分配权,自中国信通院成功跻身国际发码机构后,彻底打破了这一“被动”局面,意味着我国真正掌握了全球编码这一核心资源。

当前,中国信通院基于“星火·链网”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提供了一种新的标识分配思路,设计了VAA标识解析方案。与传统标识不同的是,VAA标识解析方案融合了集互联网域名、工业互联网标识等不同的编码结构与编码方案,将复杂的编码注册、分配等过程通过智能合约统一实现。本次VAA标识体系成功加入DIF通用解析器主要是在发码的基础上实现全球解析功能并对大众提供服务,标志着可通过DIF通用解析器实现对VAA标识编码绑定的数字对象进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询,同时支持全球范围内的可解析,进而开展标识应用数据的管理和共享共用。同时,也为我国标识体系根区数据管理及运营管理的试验验证提供探索思路和方向。

关于DIF:

DIF(Decentralized Identity Foundation)是一个专注于分布式身份管理的国际组织,其目的是以建立一个开放的、分布式身份的生态系统,并确保所有参与者之间的互操作性。DIF通用解析器是一个去中心化身份识别系统的核心构件,通过一个统一的接口解析任意类型的分布式标识符,用户可以通过接口任意开发标识注册或解析系统,与传统中央机构发布、维护和撤销标识符的单一路径相比,DIF通用解析器使用户掌握了充分的自主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