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吧!华彩少年》王一博黄子韬现场体验戏曲唱腔

经过助力团为期一周的一对一指导,在本期节目,六支创演小组将首次面对观众,展开有关国风创新的创意比拼。在少年们的精彩表演中,传统艺术、民族音乐的所带来的震撼不仅打动了“花菜团”的观众们,也令新加盟的上线官们十分着迷。

《上线吧!华彩少年》王一博黄子韬现场体验戏曲唱腔

来源:大众网    2021-03-15 17:48
来源: 大众网
2021-03-15 17: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经过助力团为期一周的一对一指导,在本期节目,六支创演小组将首次面对观众,展开有关国风创新的创意比拼。这一创新赛段的展开,不仅为少年们在传统艺术的传承和融合上打开了全新视角,也将通过少年们颠覆性的演出,为观众们展示独树一帜的“新式国风”。

率先登场的“天之骄子组”,带来一首改编版的《谁说女子不如男》,致敬豫剧《花木兰》。少年们怀抱着挑战和创新的心情,以年轻人的态度与自信,对大众所熟知的经典作品进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改编,传播和弘扬着中国戏曲精神、木兰精神。舞台上,董家铭以“横飞燕”、“真体空转720°”等高难度动作引来阵阵赞叹,宛若“一匹黑马”呈现完美舞台。张羽清携着卡祖笛,奏起光彩耀目的华彩瞬间。糅合街舞、民族舞、说唱、豫剧四个元素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将戏曲的精气神演绎德淋漓尽致,豫剧名家小香玉老师也不禁称赞到“这就是最好的华彩少年”。

当上线官和华彩少年们还沉浸在豫剧的余韵中时,“猛虎嗅蔷薇组”的少年刘丰又用一曲琵琶带领大家进入了另一个“国风世界”。改编自《醉拳》的《金声玉振》在少年们的演绎下,施展出不一样的国风魅力:田苗苗串翻身、刘丰唢呐马架子、王厚义单手虎跳和扫堂腿、田轩宇侧手翻......,少年们调整练习中频频受挫的状态,纷纷搬出练家子,在舞台上完成自我突破。最终少年们成功克服彩排练习中层出不穷的问题,呈现出民乐、民族舞、戏曲、流行音乐融合的惊喜舞台,使得观众目不暇接。

在少年们的精彩表演中,传统艺术、民族音乐的所带来的震撼不仅打动了“花菜团”的观众们,也令新加盟的上线官们十分着迷。在节目现场,来自河南的上线官王一博,不仅被豫剧名家小香玉临时安排豫剧学习的“作业”,还在上线官们的“撺掇”下向学员学起了京剧戏腔。作为初学者,王一博收放自如的表演引发全场惊呼和点赞。而面对少年们的“端水式教学”,上线官黄子韬急中生智,戏称王一博更适合难度高的男声音域,推举王一博继续表演。上线官与少年们和乐融融的相处,引发现场笑声不断。

演绎国风作品 抒已炽热之心

国风作品的动人之处,除了多元形式的表达之外,还在于能够通过作品传达表演者和创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与观众进行更深层次的连接。

第三个出场的“喜气杨杨组”,将《龙船调》《太阳出来喜洋洋》《山歌好比春江水》《青春舞曲》等不同地域的中国民歌与流行歌曲《最炫民族风》进行结合,带来一首民歌与流行相融合的《华彩民族风》。这首释放着中国民歌快乐与自信因子的作品,为观众们创造传统与国际碰撞的新视听体验,也彰显着年轻的表演者们对中国民歌的发扬和创新的全新态度。舞台上,俄罗斯选手拉娜惊艳开唱,将中国民族唱出独特韵味;徐一航操纵木偶惊喜登场,举手投足间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杨润琴和杨朝阳则用动人声线歌唱青春旋律。四个人活力十足的表演,收获上线官刘和刚的高度赞赏。

本期节目中,最后登场的小组“先锋组”则对京剧《四郎探母》的选段进行了全新改编,在京剧唱腔的基础之上,加入节奏布鲁斯四重唱、说唱式念白等流行元素,将最传统的西皮二黄与先锋新潮的表现形式进行结合,带来一首演、唱结合《皮黄新韵》。在表演中,方洋飞、方书剑、彭鑫成对作品进行创新演绎,三位少年分饰杨四郎的不同性格特点,方书剑铿锵唱响家国情怀,彭鑫成细腻演绎铁汉柔情,方洋飞平衡二者纠结抽离。张乐瑶则化身铁镜公主,周旋于三种不同性格的杨四郎中,以歌声与舞姿表达人物角色的多样情绪。

除了表现形式的之外,少年们也在表演中融入了枪花的武术元素。面对少年们精彩的表演,上线官黄子韬也时隔多年再次在舞台上展示武术技能,还有与少年们交流起了自己与武术的趣事和心路历程。

主题创演比拼火力未停,余下的创演小组将在助力团的指导下,带来怎样的精彩舞台?上线官们将为少年们带来怎样的国风创新意见?又有哪些少年将顺利上线下一阶段?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每周五晚《上线吧!华彩少年》独家未删减版节目。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