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村民隐私、增强乡村治理,“平安乡村”建设带来满满安全感

随着物联网进程的快速发展,用作安全防护的智能摄像头已经走进了各行各业甚至千家万户。为加强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广东移动将会针对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制定信息安全强化方案,进一步确保收集使用人脸信息的合法合规性,维护用户合法权益,打造更安全、健康的网络监控环境。

保障村民隐私、增强乡村治理,“平安乡村”建设带来满满安全感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1-03-18 14: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随着物联网进程的快速发展,用作安全防护的智能摄像头已经走进了各行各业甚至千家万户。日新月异的安防技术,令如今的摄像头不只是看得见,智能识别、云存储等新技术已经变成必备的功能。但随之而来的摄像头采集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近日,315晚会中爆出不良商家采取人脸识别摄像头,未经客户同意情况下拍摄和记录客户人脸信息,对消费者的隐私造成危害。

享受大数据时代便利的同时,如何确保个人隐私安全问题也不能忽视。在同样用于家庭以及乡村安防的广东移动“平安乡村”摄像头,除了搭载的AI智能识别功能有助于个人家庭以及乡村治理更高效便捷,其信息安全经过公安部安全防范系统质量检测中心相关认证,既保障人身安全,同时亦保障用户个人隐私。

国家信息安全认证,切实保障村民隐私安全

据了解,广东移动“平安乡村”摄像头所采集到的信息,支持与公安部门系统互通,录入来自公安部等官方网站发布的国家A/B类通缉逃犯和吸毒遣返等各类违法重点人员。智能摄像头收集使用人脸信息的目的主要在于保障乡村平安,当摄像头监测到上述违法重点人员时就会发出预警提示,对于日常监测到的其他人脸信息数据则不记录、不保存、不留底。

此外,对于收集到的人脸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平安乡村项目对接的家庭安防业务平台,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安全认证的云平台,云平台网关经过公安部安全防范系统质量检测中心相关认证,在云端存储、数据传输、终端安全等方面具备高等级信息安全保障。

平安乡村智能监控,创新乡村治理方式

“平安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广东移动已在全省21个地市同步推进“5G+平安乡村”项目,积极布点智能摄像头,时刻监测乡村安全问题,助力农村地区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的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镇钟落潭村,广东移动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数据资源,加强安防视频监控、监控点网络的接入,打造安全视频联网应用,满足“村委新建、存量接入、村民自用、村民共享给村委”四个场景的监控视频需求,让村委综治管理水平和文明卫生、维稳等工作更高效,有效解决乡村治安问题。同时,还积极推动村民在自用耕地、鱼塘等户外或室内场所安装个人版监控设备,保护个人财产安全,共建村民平安和谐。

广东移动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不仅满足农村用户看护家人、看家护院、守护财产等需求,又符合政府综合治理、安防守护等工作的要求,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为加强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广东移动将会针对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制定信息安全强化方案,进一步确保收集使用人脸信息的合法合规性,维护用户合法权益,打造更安全、健康的网络监控环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