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党偏爱“温柔猛药”,这些小众专业的海外护肤品牌火了

2021-04-27 17: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温柔猛药”是国内护肤圈最近流行起的一句黑话。日渐壮大的美妆“成分党”们,抛开产品的颜值与营销,直奔成分表,兴致勃勃地研究起配方与功效。

“壳聚糖、视黄醇、烟酰胺、果酸……这届美妆消费者自我调侃为‘人均科学家’,对许多生涩化学词汇的护肤功效如数家珍。”据天猫国际美妆负责人介绍,进口医研院线类的功能性护肤品正迎来爆发增长期。

过去一年,天猫国际上医研院线品牌的销售额呈三位数增长。截止今年3月的过去一年中,70多个海外医研院线类新品牌通过天猫国际入华掘金。这一趋势品类成为美妆“成分党”们撬动的一盘进口新生意。

海外医研院线品牌加速入驻天猫国际

业内看来,海外医研院线护肤品牌往往是由有医学背景的专业医生或学者创立,在成分和产品研发阶段便与皮肤学相关专家建立紧密合作,通常先由线下医疗美容机构使用,后续借助电商、海淘等渠道进入大众视野。

去年疫情下销路受阻的海外院线品牌加速入华拓销,同时受口罩肌困扰,消费者更重视肌肤健康,对功效性强的护肤品需求增强,这都极大加速了该品类的发展。

由“果酸之父” 美国皮肤病学大师Dr.Van Scott联合创立的美国三大医研院线品牌之一Neostrata芯丝翠,2019年11月通过天猫国际进入中国市场,前期虽经历短暂水土不服,但疫情后迎来高速增长,去年销售额同比4位数增长,甚至为确保供货及时,将物流从海运改为空运。

美国专业医研院线品牌Murad的爆款产品“视黄醇面部精华”过去一年在天猫国际的销量也增长了700%。该品牌相关负责人认为,经过近年来社交媒体美妆博主的普及,如今国内消费者非常熟悉护肤理论,从产品的成分功效、专利技术到个人定制的护肤routine,这催生出了更加专业化的护肤需求。同时,医美市场的爆发也提升了修复类院线护肤品的需求。

而对于想抓住中国市场新机遇的海外小众品牌来说,天猫国际无疑是最合适的试金石。

“天猫国际聚合了许多不同国家、特色鲜明、专业度高的小众美妆品牌,自然也会吸引一大批对个性化、功能性有更高需求的消费者。”芯丝翠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

天猫国际医研院线护肤品兴起

由于小众品牌在体量和认知度上都与大品牌存在差距,天猫国际也基于平台的人群与趋势洞察,为商家提供品牌定位、品类规划等建议,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据了解,奥伦纳素专为中国消费者推出了适合小长假的短周期涂抹面膜套装;Farmacy则基于平台用户洞察,调整配方开发了适合夏日清凉肤感的面膜新品,并全球同步发售。

在天猫国际成长起来的小众医研院线品牌,也对大集团有极强的吸引力。以日本美容皮肤诊所品牌Takami为例,2016年入驻天猫国际后持续增长,过去一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10%,2020年12月正式被欧莱雅集团收购。

天猫国际联合秒针、丁香医生发布的医研院线趋势报告显示,我国医研院线市场规模逐年上涨,但该品类在整个护肤品行业的渗透率远低于欧美市场,有较大市场潜力。为抓住机遇,不少海外品牌去年开始已将全球产能向中国倾斜,新增生产线或为中国消费者开发专属产品。

(注:图片由活动方授权使用)

声明:该文章系推广信息,所涉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

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