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40天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圆满闭幕39万人次到会参观

为期40天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圆满闭幕39万人次到会参观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5-31 09: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用南瓜、玉米、豆子等蔬菜、粮食作物制作的反映“红军长征”等红色景观融入蔬菜展览中 摄影:陆中秋

中国日报网5月30日山东寿光电(记者 陆中秋)5月30日,为期40天的第22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暨2021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种业博览会在山东寿光闭幕。

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是经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由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等联合主办的年度例会,菜博会从2000年开始举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2届,共有50多个国家、地区和31个省、市、自治区的3000多万人次参展参会,展会期间,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和资金流汇集于此,极大地拓展了蔬菜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空间,在国内外蔬菜产业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是国家AAAAA级农业专业展会、国际展览业协会(UFI)会员单位。

用南瓜、玉米、豆子等蔬菜、粮食作物制作的“人民大会堂” 摄影:陆中秋
用南瓜、玉米、豆子等蔬菜、粮食制作的“天安门”  摄影:陆中秋

第22届菜博会以“绿色·科技·未来”为主题,主展区45万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16.5万平方米,包括12个展馆、优质蔬菜品种展示区、蔬菜博物馆及广场展区。展会采取实地种植与展位展示相结合、蔬菜园艺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经贸洽谈与观光旅游相结合的模式,依托寿光蔬菜产业的优势,全面汇集、展示、交流、推广国内外蔬菜产业及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和新理念。展会以蔬菜、种子及相关产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前沿实用技术、名优稀特品种及蔬菜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展出蔬菜新品种300余个、新型种植模式80多种、新技术100多项

自开幕以来,共有558个重要代表团参展参会,39万人次到会参观,实现贸易额83亿元。在寿光蔬菜博览会,人们看到高科技培养的各类蔬果令人目不暇接,很多的还被做成盆景、园艺等景观造型,更有用南瓜、玉米、豆子等蔬菜、粮食作物制作的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景观作品,也有反映红军长征、太空探索、乡村振兴的雕塑,最日常的食材竟然变成了艺术品!蔬菜博览会上游人、孩子们竞相拍照留念。

菜博会现场活泼的双胞胎小观众 摄影:陆中秋
工作人员在菜博会展馆整理无土栽培的蔬菜   摄影:陆中秋

今年的菜博会、种博会共有三大特点:科技加持,亮点纷呈。展会以蔬菜、种子及相关产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前沿实用技术、名优稀特品种及蔬菜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展出蔬菜新品种300余个、新型种植模式80多种、新技术100多项。蔬菜文化,创意独特。展会将蔬菜、文化、艺术相结合,打造了独具菜乡特色的创意农业,将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廉政文化、红色文化赋予时代内涵,融入蔬菜展览,将“蔬菜+文化”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科普研学,推广技术。借助菜博会、种博会的强大影响力,依托新落成的蔬菜大课堂和蔬菜农艺体验区,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将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全民科普研学活动,宣传推广农业新技术、新理念,提升菜博会、种博会的全民参与度,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农业、关注农业的浓厚氛围。

游客在菜博会上参观 摄影:陆中秋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