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霍尊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感恩党,诉衷肠!

今天,让我们来聆听青年歌手霍尊演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感受铿锵有力的旋律背后对党蕴含着的深厚情感吧。他觉得用“鞭子”来形容旧社会穷人的苦难,比“三座大山”更形象,于是他马上提笔改为“旧社会鞭子抽我身……夺过鞭子揍敌人”。

听霍尊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感恩党,诉衷肠!

来源:中青网    2021-06-02 15:47
来源: 中青网
2021-06-02 15: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青春宇宙》

回顾青春岁月,讴歌百年征程。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主题曲,歌声里,留下了属于那个时代、那群青年的独特烙印。

值此建党百年之际,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和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腾讯影业共同出品了《青春宇宙》音乐专辑,希望以青春之朝气、青年之声音,再次演绎7首经典金曲,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今天,让我们来聆听青年歌手霍尊演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感受铿锵有力的旋律背后对党蕴含着的深厚情感吧。

《唱支山歌给党听》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深情、高昂却带有一丝悲痛的旋律扣人心弦,真挚、质朴的歌词令人感慨万千、心神振奋。

这首脍炙人口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如今它早已传唱大江南北,成为我国文艺舞台上不朽的民族经典,在太多中国人的心中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许多歌曲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都是因为它背后有一段生动感人的故事。那关于《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诞生记你知道多少呢?一起翻阅历史的诗篇,回到那烽火岁月,重温誓言初心吧。

都说歌词是一首歌的灵魂,《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词虽然取自《雷锋日记》,但作者不是雷锋,而是在朝鲜战场参加了足足3年伟大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毕业的军人——姚筱舟(笔名蕉萍)。

1954年,赴朝参战的姚筱舟回国转业到了矿上。一个农家后代,能当上新中国的光荣建设者,这令他无比自豪。在1958年的一个夏夜,他把对党的感激之情,融入到这首《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诗歌里。

当时,他写得比较顺手,只有第二段中“鞭子”这个词,让他想了很久。先完成了一版初稿:“旧社会三座大山压我身……推倒大山做主人。”

姚筱舟反复思考,总觉得“三座大山”不够味,他随手翻起一本小人书,看到上面有个提着鞭子打长工的胖地主,顿时来了灵感。

他觉得用“鞭子”来形容旧社会穷人的苦难,比“三座大山”更形象,于是他马上提笔改为“旧社会鞭子抽我身……夺过鞭子揍敌人”。

之后,年仅20岁的新战士雷锋在报纸上看到这首诗歌后,便像喜遇知音一样,爱不释手,把它抄在自己的日记里。“我把党来比母亲”,这正是孤儿雷锋心底的呼唤。

如果说歌词是灵魂,那旋律就是让歌曲灵动飞翔的翅膀。雷锋牺牲后,被誉称为“中国音乐巨人”的朱践耳在《雷锋日记》里读到这首诗歌后就被深深地打动了。

接着他仅用了不足一个小时就创作完成这首歌曲的旋律:他从诗歌中选取前两段八句谱曲,采用了山歌风格,通过深情—悲怆—激昂的情绪跌宕,深度表达对党的赞颂,倾注着内心对党蕴蓄的满腔感恩之情。

伟大音乐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唱支山歌给党听》抒发了全国军民共同的诚挚感情,它不仅是雷锋的心声,更是党给予广大百姓阳光普照、幸福温暖和百姓感恩赞颂党、民心向党的真实反映,是党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的生动写照。

这也是为什么这首歌能影响代代的中国人,在穿越世纪之后,还能经久不息地回响在万众心上,让我们每每听到这旋律仍会慷慨激昂、倍感力量。

百年风雨铸辉煌,继往开来谱华章;宏图妙笔精描绘,继往开来永向前。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党如同母亲一般孕育着、栽培着、关怀着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阔步向前。

让我们用炽热的心,诚挚的声音,再次唱响《唱支山歌给党听》,来表达作为青年的我们内心对于党的无限热爱和深切祝福吧。

我们要心怀理想,坚定信仰,迈着坚定的步伐,永远跟党走,永远向前进,争做新时代波涛里奔涌的朵朵后浪!

青年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