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考古新发现或可揭秘古蜀文明重要缺环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5日公布,在成都市郫都区发现一处周代遗址——犀园村遗址,该遗址正好处在以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早期蜀文化向晚期蜀文化过渡的关键节点上,或可进一步揭秘古蜀文明重要缺环。“这项考古发现对于复原历史文化面貌、重现社会组织形式、揭示丧葬习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研究古蜀文化不可多得的材料。

成都考古新发现或可揭秘古蜀文明重要缺环

来源:新华网    2021-08-25 18:32
来源: 新华网
2021-08-25 18: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成都8月25日电(记者童芳)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5日公布,在成都市郫都区发现一处周代遗址——犀园村遗址,该遗址正好处在以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早期蜀文化向晚期蜀文化过渡的关键节点上,或可进一步揭秘古蜀文明重要缺环。

据发掘现场负责人熊谯乔介绍,2020年10月发现犀园村遗址,2021年3月至今进行了详勘和发掘。该遗址是成都平原少有的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时期连续发展的遗址,共清理出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墓葬80余座、房址10余座、灰坑60余个、灰沟3条、窑1座、灶1座等,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石器、陶器等遗物,青铜器主要有剑、鐁、带钩、印章、敦等,其中柳叶形剑、印章等都是典型的蜀文化器物。

“这项考古发现对于复原历史文化面貌、重现社会组织形式、揭示丧葬习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研究古蜀文化不可多得的材料。”熊谯乔说。

由于文献记载的匮乏,考古工作对于四川先秦时期历史的构建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从目前考古材料看,古蜀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晚期蜀文化等几个阶段。

熊谯乔告诉记者,该遗址正好处在以宝墩遗址、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等为代表的早期蜀文化向以商业街船棺葬、新都马家木椁墓、双元村墓地等为代表的晚期蜀文化过渡的关键节点上,为构建和完善古蜀文化提供了重要材料。

此外,本次发掘开展了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环境考古等多项科技考古工作,在东周墓葬中发现了普遍随葬鹿骨的现象,鹿在古蜀社会有财富象征和祭祀的意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狩猎业的发达。

(童芳)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