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公布的《沈阳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内容,“十四五”期间,沈阳市将开展对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张学良旧居等文物的修缮工程,完成满铁奉天公所旧址、奉天咨议局旧址等12处濒危文物抢救性保护工作,对重要的不需保密的不可移动文物设立标志碑或标志牌,讲好文物故事等,进一步促进文物保护事业全面繁荣。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十三五”期间,沈阳文物依法依规保护水平显著提升,全市拥有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53家,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量60031件(套),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 1500余处;北大营营房旧址、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永安石桥、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被国家核定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启动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等20处文物修缮与发掘。
在此基础上,“十四五”期间沈阳市进一步理顺文博体制,深化机制创新,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明确,沈阳将加强对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对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划定范围,对重要的不需保密的不可移动文物设立标志碑或标志牌,讲好文物故事,丰富名城内涵;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开展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张学良旧居、同泽女子中学南满医学堂旧址等文物修缮工程,实施满铁奉天公所旧址、奉天咨议局旧址、大亨铁工厂办公楼旧址、盛京三陵总理衙门、江浙会馆、吉祥寺等濒危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工程;筹建肇新窑业陈列馆、沈阳市民族工业文化博物馆、大东区区史馆、帅府红楼群历史文化体验区、沈阳故宫馆藏珍品陈列馆。
同时,沈阳市还将开展考古冬、夏令营,沈阳考古讲堂,考古成果巡展等活动,培育“漫画一起考古吧”科普品牌,打造文物旅游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实施文物建筑可阅读工程、“百件文物里的沈阳大历史”工程,以更好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发展活力。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进一步加强演艺人员片酬规范管理,对违法违规的演艺人员和相关机构坚决严肃追责处理;中央网信办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刀刀砍向饭圈乱象;失德艺人作品下架、超话被封……近日出现的种种举措,表明国家正以零容忍的态度,下决心整治演艺圈乱象。
世人苦演艺圈乱象久矣。因此,这种霹雳手段,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猛药治沉疴,眼下当然是必要的,而从长远来讲,通过机制建设,保证演艺圈真正的健康长久发展,更是大家所乐见的。怎样才能有破有立、破中有立呢?笔者听到的两个“比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从业者和群众的愿望。
第一个比方是一个治罗锅的笑话:某人是个驼背,很苦恼,家人请了乡里郎中来治。结果郎中把罗锅压在门板下猛压一气,等抽了板子,罗锅早已死了。家人与郎中理论,郎中却振振有词:你只要我治罗锅,并没有要求别的。这里的意思是:打击演艺圈里的乱象,当然免不了伴随着对全行业的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一开始就要意识到,使行业生机勃勃才是最终的检验标准。事实上,尽管当前演艺圈问题不少,但也应该看到,经过几十年大开放、大发展带来的充分积累,我们的艺术水准已经有了质的提升,只要环境合适,一个大爆发的时代并非奢求。此时,就一定要避免这个庸医的做法,各种政策举措要着眼于行业的良性发展,避免治一经损一经的简单化。
那怎样才能做到生机勃勃呢?关键是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一切行业的发展,都取决于它所得到的空间有多大。空间太小,就会萎缩,对演艺圈来说,代价就是不出好作品。所以一方面对乱象要坚决不手软,另一方面又要把生态做得足够大,这就是管理的智慧。
这样第二个比方就派上用场了:现在的开锁服务,我们都很熟悉而且很多人从中得益过。但其实最早时,这是个严格被禁止的行业,因为它曾属于盗贼行窃时使用的一些技巧。但随着管理理念的改变,它成为了一种新兴行业,服务于社会。之所以如此,是在管理上引进了验证登记制度:进行开锁服务的人,必须严格备案,开锁服务后,要填写开锁记录,这样也就消除了本来的担心。
对于演艺圈来说,眼前的“乱世用重典”是应该的,但长远来讲,最终是不是也可以更多地借鉴这种管理理念?给足够空间,放开的同时对违规行为严惩不贷。比方说本次整治中,明确规定只能作品排名而不排作者名,这就与艺术创作与传播规律“违和”。事实上,只要把相关的艺人或粉丝越界行为纳入法规管理中,就完全可以放开而不乱,就如开锁市场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