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金斯太旧石器时代遗址取得新收获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2021年,内蒙古金斯太旧石器时代遗址下部第5—2层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陶片、青铜器等1100余件遗物,这些新收获为研究东西方古人类迁徙、技术扩散和文化交流等提供了考古实证。原生堆积内出土了陶片、青铜残件、装饰品、骨器、贝壳、石制品、动物骨骼及牙齿等1100余件遗物,其中以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最多。

内蒙古金斯太旧石器时代遗址取得新收获

来源:新华网    2021-11-01 17:48
来源: 新华网
2021-11-01 17: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9日电(记者哈丽娜)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2021年,内蒙古金斯太旧石器时代遗址下部第5—2层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陶片、青铜器等1100余件遗物,这些新收获为研究东西方古人类迁徙、技术扩散和文化交流等提供了考古实证。

  2021年,考古学家对内蒙古金斯太旧石器遗址下部的第5—2层进行发掘,最大发掘深度约1米。发掘中,共清理火塘7处,在4层和5层发现两处较为完整的火塘,火塘主要为挖浅坑堆烧,无石块构建迹象。

  原生堆积内出土了陶片、青铜残件、装饰品、骨器、贝壳、石制品、动物骨骼及牙齿等1100余件遗物,其中以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最多。

  金斯太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是中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早期人类洞穴遗址,保存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2012年到201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院等单位对金斯太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和研究。

  金斯太旧石器时代遗址地层分为9层,其中第8—1层含有考古遗存。从距今约5—4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石制品组合,到距今约2.5万年的具有石叶技术特点的石制品组合,再到距今约1.3万年的含有细石叶技术、两面器加工技术、装饰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遗存,最后到含有青铜小件、陶片等的青铜时代遗存。尤其是,遗址第8—7层发现的石制品组合是莫斯特遗存,将此类遗存在欧亚大陆的分布范围向东扩展了近2000公里。

  金斯太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新收获为讨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东西方文化与技术交流、晚更新世(距今12.6万-1万年)中国北方古人类适应生存模式演变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现代人北方扩散路线及其与其他人群的交流等学术课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

(哈丽娜)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