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冬奥为船 以冰雪为帆,《冰雪聪明》彰显新生代力量!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近在眼前,气温虽然在持续走低,但人们对于冬奥会的期盼却越是愈加热烈。对于不便出门的人们来说,河北卫视播出的一档关于迎冬奥的全民益智节目——《冰雪聪明》,给了大家一个了解冬奥会、走近冬奥会的好机会。

以冬奥为船 以冰雪为帆,《冰雪聪明》彰显新生代力量!

来源:中国青年网娱乐    2021-12-07 17:29
2021-12-07 17: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近在眼前,气温虽然在持续走低,但人们对于冬奥会的期盼却越是愈加热烈。在寒冬之中,北京冬奥会的氛围正越来越浓,在这样的氛围下,男女老少都热切的希望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然而对于不便出门的人们来说,河北卫视播出的一档关于迎冬奥的全民益智节目——《冰雪聪明》,给了大家一个了解冬奥会、走近冬奥会的好机会。

  《冰雪聪明》是河北卫视精心打造的“迎冬奥”全民益智节目,采用组队竞答的原创形式。自播出以来,参加节目人群涵盖各行各业,各年龄阶层,各个战队各具特色,尤其是青少年的参与和表现。最新一期节目中的冰雪雏鹰队,平均年龄只有13岁,但他们在节目中表现优异,面对强大的对手毫不畏惧。其实还有很多青少年都有不凡的表现,例如四位小学生组成的冬奥小记者战队、大学生组成的北大滑雪队、精英踢队等,他们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充分彰显着新生代的力量。

六期擂主遭遇劲敌,雏鹰展翅踏梦前行

  在《冰雪聪明》12月5日播出的节目中,一组由四名初中生组成的冰雪雏鹰队与六期擂主奥体之星队争夺擂主之位。据悉,来自河北奥体中心的奥体之星队,四位选手都曾参与冰上赛事的保障和维护工作,对冰雪运动非常了解。他们凭借扎实的冰雪知识以及超强的自信,成功连擂六期。在节目最后的环节中,冰雪雏鹰队奋力拼搏,给奥体之星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很遗憾最终没能挑战成功,但是这四位平均年龄只有13岁的学生,他们的拼搏精神,令人印象深刻,刮目相看。

冰雪题材新载体 电视荧屏新活力

  以冬奥为船,以冰雪为帆,《冰雪聪明》秉持“趣味性、丰富性、欣赏性”的创作原则走进千家万户,凭借“文化为核、综艺为壳”的手法,将冰雪题材搬上电视荧屏,通过“趣味知识竞答”的形态,使得冬奥项目的风采与综艺化的观感沉浸式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别样的节目风格——既具有可看性也不失专业水准,为当下的电视荧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无论是游戏环节的专业度还是趣味性,都设置的恰到好处。从易到难,由简入繁,从跃跃欲试到针锋相对。节目中,参赛选手们在竞赛与互动过程中,逐渐进入角色,展现着团队合作精神、个人应变能力与专注度,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场冬奥知识的盛宴。

  节目通过创新的手法号召全民参与,将冬奥主题与综艺化呈现有机融合,也开拓了冬奥宣传的新思路,有效地推动并实现了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播,也为本土原创综艺节目建立了新的风向标。

在节目创新探索中 践行主流媒体担当

  据了解,《冰雪聪明》节目组为了向大众普及和解读冬奥文化、冰雪运动的相关知识,自播出以来,特邀请刘仁辉等业内知名运动专家,还有中国滑冰协会主席李琰、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张丹等著名运动员来到节目现场就相关知识进行的讲解,让观众和选手对冬奥会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特邀嘉宾以其自身的经历、故事、体会与亿万观众分享,让人们在专业型的讲解之外更加感性地了解冬奥、感受冰雪运动,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冬奥会助力宣传。

  《冰雪聪明》通过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选手们组成战队进行答题挑战,不仅展示选手与城市风采,促进冰雪运动开展,也为推广冬奥文化、推动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节目创新性地将普通冰雪爱好者与著名运动员等专业人员同台呈现,为普通人走近冬奥会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机会。

  与此同时,在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号召下,河北卫视对于冬奥会这一国家重大事件的担当与布局非常重视。河北卫视以《冰雪聪明》为基点,于近期加大对即将到来的冬奥会升温宣传,尤其关于冬奥主题“赛场不同,境界相通”“冬奥,我们准备好了”等多支公益宣传片更是创意独特,亮点频现,作为冬奥会主赛区之一的河北媒体,河北卫视注重文化诠释的独有风格,彰显出主流媒体助力冬奥宣传、推广冬奥文化的社会责任与传播力量!

  原标题:以冬奥为船,以冰雪为帆,《冰雪聪明》彰显新生代力量!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