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影视剧接连出现了超前点评的荒诞现象

近日,两部影视剧接连出现了超前点评的荒诞现象。不得不说,这算是控评“水军”犯的一个“低级错误”,但一条1元钱甚至几角钱的价格,控评“水军”的“点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两部影视剧接连出现了超前点评的荒诞现象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1-12-14 18:0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1-12-14 18: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两部影视剧接连出现了超前点评的荒诞现象。在某知名打分平台的短评打分区,大量评分在原定上线时间前集中涌入,这些短评呈现一星和五星两极分化的状态。记者调查发现,往往一条1元钱甚至几角钱的价格,就能吸引大量水军接单控评。(12月13日央视新闻)

  影视剧还没播放,大量评分就集中涌现,这就像还没有母鸡,母鸡生的鸡蛋就出现了。之所以出现这种荒诞现象,是由于某些原因,该剧的正式上线时间比原来的“官宣”时间晚了将近一个小时。控评“水军”与影视剧的播放之间出现了“衔接”问题。

  不得不说,这算是控评“水军”犯的一个“低级错误”,但一条1元钱甚至几角钱的价格,控评“水军”的“点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水军”并不会认真刷剧后才来点评,点评都是统一口径。

  影视剧控评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通过“养号刷分”“评论注水”,控评“水军”制造出虚假口碑,左右真实评价。“超前点评”掀开的不过是水军控评的冰山一角。

  一些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通过流量造假,也能成为“好评满满”的作品,一些好作品反倒因为没有流量造假,“养在深闺人未识”,或是遭到同行聘请的“水军”恶评,声誉与票房都受到不良影响。

  对影视剧控评现象,要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治理机制,还要解决控评维权案件的诉讼难点问题,提升司法机关的审判质效,提高网友的监督热情,为网友起诉维权提供方便,降低维权成本,畅通维权渠道。

(戴先任)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