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消费主张-国货之光》深度报道华熙生物:全球玻尿酸产业进入“中国时代”

央视《消费主张-国货之光》深度报道华熙生物:全球玻尿酸产业进入“中国时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1-11 14: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月6日,由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推出的特别栏目“国货之光(四):国潮汹涌 新品牌崛起”播出,节目聚焦华熙生物深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个研究”),打破技术壁垒,引领全球玻尿酸(透明质酸)产业,进行了深度报道,动态展现了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路径。

玻尿酸的学名叫透明质酸,是一种天然黏多糖,它广泛分布于动物和人体的皮肤中、关节腔滑液、脐带和血液中,具有良好的保湿、润滑和弹性功能。最早于1934 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Karl Meyer在牛眼中发现。

而最早将透明质酸应用于临床的是匈牙利裔美国科学家Endre A.Balazs。1950年Balazs开始研究透明质酸的应用产品,当时的透明质酸是从鸡冠中提取,1公斤透明质酸需要200公斤的鸡冠,价格非常高昂。1970年,Balazs提出透明质酸可用于人类骨关节润滑。当时,1克注射剂的透明质酸原料达到100美元,比黄金价格(6.25美元/克)要贵得多。

而中国开始规模化生产透明质酸是从20多年前开始的,华熙生物正是国内最早以发酵法大批量生产透明质酸的企业之一,取代了鸡冠等动物组织提取法,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20多年过去了,全球玻尿酸产业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的华熙生物已经成为全球玻尿酸的龙头企业,并主导了“微生物发酵法大规模生产透明质酸”、“酶切法规模化制备寡聚透明质酸”两大标志性的产业革命。前者“发酵法”让过去“贵过黄金”的玻尿酸实现大规模生产,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后者荣获了“中国专利金奖”的“酶切法”,让玻尿酸的分子量得到自由精准的控制,进而使玻尿酸应用从最初的眼科、骨科、皮肤科,到后来的化妆品、食品、个人洗护,乃至口腔、计生、组织工程、宠物等新领域,不断打破玻尿酸应用的天花板。

自2007年起,华熙生物已经是以全球规模最大的玻尿酸生产企业,2012年起又突破技术壁垒,上市了国内第一款玻尿酸医美产品“润百颜”,打破国外品牌的长期垄断,而后华熙生物逐渐建立起生物活性材料从原料到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的全产业链。

润百颜是华熙生物进军功能性护肤品最早的核心品牌,其诞生于医美领域,具有严谨、高标准的药械基因,首次将眼药水生产工艺用于护肤品中,开创了“玻尿酸次抛精华”品类,打造出护肤品的“三无”标准(无菌、无防腐剂、无酒精)。再加上不同分子量复配的智慧玻尿酸,在皮肤不同层发挥作用,真正解决消费者的皮肤问题,因此润百颜玻尿酸次抛精华受到广泛青睐,累计销售超过3亿支,被媒体、消费者誉为“国货之光”。

如今,润百颜玻尿酸水润次抛精华已经推出到第三代,并打破了护肤品只能从外部补充玻尿酸的界限,实现外涂+促内源的双源补水。其中的“黑科技”INFIHA-HYDRA技术将小于800Da的微分子玻尿酸充分运用,实现通过皮肤从外部涂抹到促内源生成,双源补充玻尿酸。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科技护肤体验,也推动玻尿酸护肤进入“微纳米时代”。

对于国货之光如何打造?我们从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对企业战略的诠释中能读懂一二, 华熙生物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产品多样化以及品牌建设,核心动力取决于企业二十多年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储备。

“树立品牌不能是短期的渠道流量行为,一定要有长期主张,每一步都稳扎稳打地往前推。”赵燕表示,“国货品牌崛起的背后是产品自信,而产品自信的底层逻辑是技术自信”。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以看到,诸如华熙生物这样的龙头企业正以生物科技探索新国潮,以“国货之光”的标杆之范,助力中国高端品牌的打造,进而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