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件从商代到现代的虎文化题材文物在辽博展出

(记者 韩宏)“虎虎生威——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展”25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百余件从商代到现代的虎文化题材文物展出。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安国侯铜虎符、虎纹铜牌饰、三彩划花伏虎枕、寿山石雕伏虎罗汉像等文物。

百余件从商代到现代的虎文化题材文物在辽博展出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01-26 17:1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2-01-26 17: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百余件从商代到现代的虎文化题材文物在辽博展出

  安国侯铜虎符 战国 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中新网沈阳1月25日电 (记者 韩宏)“虎虎生威——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展”25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百余件从商代到现代的虎文化题材文物展出。

  生肖文化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探索自然、记录历史、安排生活的基础元素,在春节期间推出生肖文物题材的专题展览,正日益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自乙未羊年开始,辽宁省博物馆每年春节前夕都会推出生肖文物展,至今已八个年头。

卧虎瓷枕 辽 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卧虎瓷枕 辽 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2022年恰逢壬寅虎年,辽宁省博物馆遴选百余件与虎有关的文物,按照类别可分为绘画、铜器、玉器、陶瓷器、金银器、织绣、货币等。据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周颖介绍,关于虎,人们在历代传承中编织出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生肖习俗和极具特色的虎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遗存。

  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安国侯铜虎符、虎纹铜牌饰、三彩划花伏虎枕、寿山石雕伏虎罗汉像等文物。其中,安国侯铜虎符吸引了人们驻足观看。据介绍,“符”是一种古代信物,是中国古代君主或皇帝授予臣属兵权后调动军队的凭信物,多以青铜铸造,因其状呈虎形,故称“虎符”,也称“兵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

  周颖表示,虎作为百兽之王,其勇猛、威武的形象令人敬畏,后逐渐被幻化为神兽,并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义,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选择性成为十二生肖之一。虎的王者之风与勇猛神异又被作为威严和权势的象征而纳入到神秘的远古图腾之中,并渗透到军事、政治、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同时,虎以其威仪与神性,被人们奉为保护神,被赋予人性的美德与智慧。特别是作为日常生活中佑护孩童的神灵时,往往以极具亲和力的形态出现,使虎的形象变得亲民。现场展出的辽代卧虎瓷枕颇为形象,据悉,虎形枕始烧于唐,流行于北宋和金代。因虎的形象威武勇猛,把枕做成虎形或把虎纹刻于枕上,蕴含辟邪和祥瑞之意。

  周颖说,虎是威严与权势的象征,也象征着力量、生气勃勃和好运,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可以将承载和深藏着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中华民族精神面貌和民族性格的虎文化展现给人们。(完)

(韩宏)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