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时间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的时间体系及其实践,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智慧彰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时间

2022-11-22 07: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江苏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层林尽染,景色宜人。
  孟德龙摄(人民视觉)

今天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的时间体系及其实践,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智慧彰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中国人的自然时间

浪漫诗意的生态画卷

二十四节气铺陈着中国人数千年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彰显着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文化基因。取法自然,是中国人制定和命名时间的重要标准与鲜明特色。从立春到大寒,二十四节气不是简单的数字罗列,而是以季节、降水、气温、物候等变化来呈现四时岁月流动的自然之美。例如,从雨水到谷雨,表征的是从早春“细雨霏霏”到暮春“雨如谷粒”的降水变化。仅从名称上来看,二十四节气就洋溢着自然的浪漫与神韵。

与二十四节气“配套”存在的七十二候,将一个节气又细分为三候,以植物的萌动、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鸣叫、繁育、迁徙,以及冰雪消融、电闪雷鸣等典型物候现象来标识时间流转的轨迹。立秋三候,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寥寥数语便将立秋之景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物候是衡量自然生态变化走向的重要指标,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共同构建起的时间认知体系,反映了中国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自然物是中国节气文化时间的标志物。二十四节气的时令节物,大多取之自然、比之自然。《荆楚岁时记》载:“立春之日,悉翦彩为燕以戴之”,说的是立春日将彩燕作为发饰,佩于发间的习俗,取燕来春到之意。这种朝向自然的节物文化表达,诠释着中国人让生命融入自然的生活追求。

中国人的文化时间

敬重自然的生态理念

人类与自然有着与生俱来、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亲近自然、走进自然的文化精神,彰显着自然空间及其事物对人类生活、思想的塑造功能。清明在传统上又被称作“踏青节”,放风筝等多项传统户外活动,使人们通过与自然的“交流”陶冶心境、强健体魄。诸如此类的节气习俗,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于自然重要性的认知、加强人类与自然的情感联结。

斗转星移、时节更替,塑造着自然的景致,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中国先民对自然时间流转秉持着“顺乎自然”的精神,逐渐形成了迎接四时、尊崇自然的文化传统。浙江杭州的半山立夏节、广西壮族地区的霜降节等,都呈现着中国人热爱自然的文化精神。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夏至祭地、冬至祭天,是中华文明仰望苍穹、俯察大地的智慧表达,充分彰显着中华民族感仰自然的文化传统。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节律。作为极度仰赖自然的行业,农业生产的“铁律”是尊重自然、不误农时,而二十四节气在其中无疑承担着时间指南的重要功能。农谚有云“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节气不饶人,错过节气无处寻”,农民根据二十四节气组织农事活动,种植培育出了品类丰富的农作物,至今仍是中国人繁衍生息的重要保障。这种遵节气安排生产的劳作实践传承久远、影响广泛,奠定了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生态、尊重自然规律的文化根基。

中国人的社会时间

传承发展的生态实践

将二十四节气作为生产生活的时间标尺,按季生产、顺时而食,本身就是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的一种重要方式。按季生产,是充分利用自然光、热、水等资源的生产模式,也就意味着能够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而顺时而食,在节气饮食文化中的重要表现便是“尝新”“尝鲜”,即产即食,不仅食材新鲜营养,还能避免食物存贮等造成的资源浪费。

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围绕各时令节点,中国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卫生保健习俗。惊蛰时节,气温迅速回升,春雷乍响,百虫纷纷“惊而出走”,因此民间有抖席子、被褥、衣物的习俗;谷雨除蝎、禁蝎,入梅日将器具置于高阁、以防霉坏,入伏日“洗百病”等习俗,也都呈现着人们跟着节气过日子的健康生活方式。

中国节气文化反对“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自然资源取用模式,很多地区都流传着“清明前后,挖坑种树”的农谚,鼓励人们植树造林,守护绿水青山。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二十四节气包含着许多有关爱护野生动植物的文化传统,对于促进人类与其他生物共享自然之美具有积极意义。在云南鹤庆,当地会在清明节和冬至日举行“祭鸟节”,是日人们会喂食鸟儿,绕山踏歌,赞颂鸟儿给人类带来的诸多益处。这类节气习俗还有很多,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今天,二十四节气历久弥新,不仅在激发全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上发挥着作用,更昭示着其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深远意义。

(张建军)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