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走进图书馆,欣赏精品力作

北京:走进图书馆,欣赏精品力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2 10:04
2025-05-02 10: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入选书目。

国家图书馆供图

日前,“相信阅读的力量——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发布暨国家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办。活动揭晓了第二十届文津图书评选结果,并推荐社科类、科普类和少儿类年度佳作。《满世界寻找敦煌》《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亮世界》等20种文津图书和46种文津提名图书从2800余种参评图书中脱颖而出,参评出版社和图书数量创历届之最。

“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中国博物画家曾孝濂告诉记者,“我今年86岁了,还有很多事要做。”他的《自然而然——曾孝濂自传》获评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并入选社科类年度佳作。得知很多年轻读者认真阅读并喜爱这本书,有些还对博物画产生兴趣甚至立志投身这一领域,曾孝濂感到惊喜又欣慰:“这是生态回归的时代,期待更多年轻人亲近自然、关爱生命,一起迎来博物画的春天。”

自2004年设立至今,“文津图书”作为公益性优秀图书推荐活动,一直是时代和社会变迁的忠实记录者。“我们始终坚持以书籍观照现实的理念。”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廖永霞告诉记者。本届文津图书评选还推出了文津重读书目,在历届获评书目中,精选出《城记》《万物简史》《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里是中国》等,再次向读者推介。

同日,“天光云影 一廿之间——文津图书评选推广活动二十周年回顾暨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展”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开展,展览内容在“文津图书”官方网站等平台同步上线。在线下展览的“重读经典”区域,单独放置了文津重读书目的实体书,并在旁边配以当年刊发的书评,读者可现场阅览,唤醒曾经的阅读记忆。

为方便读者阅览,国家图书馆还在总馆北区中文图书区和少年儿童馆分别设置专题书架,并创新版权征集方式,邀请第1至20届获得文津图书荣誉的出版单位共同开展文津图书数字阅读内容公益性征集。截至目前,国图已获得超200册图书部分章节的免费阅读权限,并在文津图书官方网站、“网络书香·阅见美好”微信小程序等设置文津图书阅读专区,充分满足读者需求。

据悉,中国图书馆学会还将联合业界,号召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及有关单位发布评选结果,举办线上线下巡展等活动,进一步宣传精品力作,共创良好阅读氛围。

(本报记者黄敬惟)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