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放暑假 安全意识别“放假”(民生观)

未成年人放暑假 安全意识别“放假”(民生观)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5-07-22 10:54
2025-07-22 10: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教育与监管结合、提醒与自觉互补,才能让出行多一份安全保障,让未成年人的暑假生活平安快乐

最近,网上的一段视频看得人心惊肉跳:5名未满16周岁的少年挤坐在一辆电动自行车上。他们没有佩戴安全头盔,在马路上飞驰。交警发现后对其批评教育,反复告知他们电动车骑行规则,增强安全出行意识。

暑假来临,未成年人出行频率大大增加。可一些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走路时看手机、在马路上打闹、年龄不够就骑行上路、用电动车超载带人……这些行为埋藏风险隐患、违反交通规则,不仅威胁自身生命安全,还扰乱公共交通秩序,影响他人出行。增强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帮助他们明确出行规范,刻不容缓。

家长和学校别缺位。家长作为监护人,是孩子的榜样,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妨在生活场景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知悉交规,陪伴他们安全出行。建议学校将交通安全教育融入课堂,结合实际场景模拟演练,对年龄较小的未成年人,可以教授口诀,如“一停二看三通过”、左看—右看—再左看。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只是念念课文、写写征文、参观一下展示厅还不够,目的是让孩子真正明白什么是危险。通过持续性、沉浸式教育,帮未成年人养成正确的出行习惯。

交通部门多在完善监管上想想招。针对暑假未成年人集中出行的特点,可以制定预案,利用无人机、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对未成年人出行违规行为别轻易放过,“年龄小”不是借口。除了批评教育之外,根据违规和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惩戒,让孩子们知利害、懂敬畏。

未成年人自己也该自觉自律,坚守规则底线。每个人都是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特别是在与同学朋友结伴出游时,勇于对危险行为说“不”并非“没胆子”,更不是“不合群”,相反,遵规守法才是对自己和同伴最大的负责。

放暑假了,安全意识别“放假”。只有全社会切实行动起来,教育与监管结合、提醒与自觉互补,才能让出行多一份安全保障,让未成年人的暑假生活平安快乐。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2日 13 版)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