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共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营养学会口服美容营养分会成立

产学研共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营养学会口服美容营养分会成立

来源:新华网    2025-08-01 10:05
来源: 新华网
2025-08-01 10: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29日,北京市营养学会口服美容营养分会成立大会暨口服美容营养成分科普手册发布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报告厅举行。会上,选举产生了首届口服美容营养分会委员41位,并发布了《口服美容营养成分科普手册》,推动行业发展进入标准化、专业化的新阶段。

本次大会由北京市营养学会主办,北大医学-青颜博识皮肤营养与抗衰老联合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食品与医药系协办,五个女博士研究院联合支持。

北京市营养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军波教授,北京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召锋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罗永康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焕玲教授,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黄汉昌教授,五个女博士品牌创始人之一兼CEO姜珺博士、五个女博士研究院院长赵春月博士等数十位学界、业界专家出席会议。

北京市营养学会口服美容营养分会正式成立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颜值经济的崛起,口服美容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据Euromonitor(欧睿)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的口服美容市场将突破255.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8%以上,并有望在203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口服美容市场。

会上,王军波宣读了“关于成立北京市营养学会口服美容营养分会”的批复,并选举出41位委员。“口服美容营养分会的成立,旨在打造一个融合科研创新、标准建设、科普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积极推动基础研究和市场实践的融合,为产品研发、功效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和规范指导,引导公众理性认识口服美容营养的价值与边界。”王军波理事长表示。

经选举,罗永康担任首届口服美容营养分会主任委员,刘新旗授、王雨辰、姜珺担任副主任委员,赵春月担任秘书长。罗永康表示:“口服美容营养分会将严格遵守学会章程,通过与监管部门、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长效协同机制,推动我国口服美容营养事业的发展。”

《口服美容营养成分科普手册》发布产学研专家解读

当前,口服美容市场呈现成分多元化趋势。中研网数据显示,2024年,胶原蛋白类产品占据42%市场份额,透明质酸口服液增速最快,销售额同比增长58%。此外,麦角硫因、PQQ等新营养成分也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根据博研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麦角硫因在保健食品市场的增速显著,增幅达到了25.0%。

口服美容成分的多样化发展,也增加了消费者科学认识、理性选择、合理应用的难度。对此,姜珺表示:“作为企业来讲,面向消费者做科普工作是我们的义务。同时我们也呼吁学界的专家老师能够站出来,一起帮助消费者建立对口服美容成分的正确认知。”王军波教授也同样希望:“借助分会力量,组织专家进行科普讲座,依靠学会公信力,从根本上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

会上,由北京市营养学会联合北大医学-青颜博识皮肤营养与抗衰老联合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食品与医药系联合支持的《口服美容营养成分科普手册》正式发布。手册精选胶原蛋白肽、弹性蛋白肽、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虾青素等9种热门成分以及4种口服美容营养新技术,通过“成分发现、安全有效性、适用人群和前沿研究”等维度进行深度科普,为公众提供了一份权威、系统、可操作的口服美容营养成分科学指南。

发布会期间,罗永康、余焕玲和黄汉昌分别对胶原蛋白肽,EGCG和虾青素这三种成分进行了详细科普。

“胶原蛋白的流失是皮肤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胶原蛋白肽不仅能够增强皮肤胶原活力,提高皮肤细胞活性,保持皮肤弹性,减缓皱纹发生,而且作为出色的抗氧化剂,还可以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老化。”罗永康表示。

EGCG是茶多酚中儿茶素类单体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余焕玲介绍道:“EGCG可以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同时抑制促氧化酶的活性,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延缓细胞衰老。”“虾青素在清除自由基、吸收紫外线减少皮肤损伤、消除体内炎症因子、修复肌肤屏障、调节色素沉着等方面发挥作用。”黄汉昌在介绍虾青素时提到。

会上,姜珺发布了品牌自研的胶原三肽原料——“TriSignal凝璨”。“我们的三肽原料从酶解、检测、生产到应用环节均有专利技术支撑,能够有效地控制紫外线诱导的胶原降解,显著增强皮肤屏障,还能够增强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内脂质氧化和氧化应激损伤,促进细胞增殖,加速细胞迁移,促进皮肤损伤修复。”姜珺表示,“2025年内,公司的三肽产品将全部使用自主研发的三肽原料。”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