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豚产业健康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7-27 16:21:12

2017726,由中国渔业协会、中国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河豚产业健康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中国河豚产业健康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201695,国家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联合签发《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以下简称“开禁”通知)。这也意味着,自1990年起,饱受争议、历经政策波动的河豚“禁食令”,终于在26年之后,可以有条件地“合法化”食用了。在这次“中国河豚产业健康发展大会”上对这一“开禁”通知进行了深度解读。

政策导向一波三折

在长江流域,食用河豚鱼的习俗已经延续上千年, 1990年的一纸禁令,很难改变消费者的习俗,尽管国内一直未允许河豚鱼进入流通环节,河豚鱼产业的发展却是如火如荼。在“开禁”通知发布之前,根据中国渔业协会河豚分会的不完全统计,在环渤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直接从事河豚养殖的专业养殖户就有4000余家。而整个河豚鱼产业链的从业人员则超过50万,包括种苗、养成、技术服务、饵料供应、活鱼与冰鲜鱼运输、配合饲料加工、渔业设施和出口贸易等,更大的产业链延伸至酒店餐饮业。

1990年《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禁止河豚流入市场,到2010年该法规被废止,再到2011年国家食药监管局下发通知“在国家有关政策调整前,严禁任何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工制作鲜河豚鱼”,河豚鱼产业政策导向一波三折。河豚鱼的食用与养殖,一直游走在灰色的边缘地带。

“中国河豚产业健康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需求刺激发展 推动解禁进程

据悉,河豚鱼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很大。河豚鱼的蛋白质含量极高,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尤其是谷氨酸含量非常高。无论是养殖企业、研究院所还是餐饮企业,整个河豚产业链都在探索、推动着解禁河豚的进程。要想让养殖河豚鱼正大光明地走向餐桌,就要从其安全性入手。1993 年,江苏中洋集团开始了这一研究,他们研究河豚毒素产生的机理、影响的因素,研究河豚饲料、河豚性腺发育时对毒素的控制,并将各种控制措施用标准的方法将其固定下来,于 2001 年开始创建暗纹东方鲀标准化示范区,并获得河豚鱼控毒和健康养殖发明专利,并制定了关于河豚鱼的系列国家标准。

目前,国内各地养殖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的产品,由国家疾控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中心、地方质量检验所等具有资质的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河豚毒素检测结果显示,全部未检出毒素或小于毒素0.05mg/kg,至今最高检测结果为0.21mg/kg,远小于限量值的十分之一。该结论表明,养殖河鲀的毒性含量明显降低,已可达到无毒级,并且经过无毒加工处理,完全可以安全食用。

 

河豚行业将面临着重新洗牌

201695,国家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三部委联合签发 “开禁”通知,此次《通知》有条件放开的仅是东方鲀的其中两种——红鳍东方鲀、暗纹东方鲀。据中国渔业协会河豚分会的调研报告显示,这两种东方鲀在中国养殖和食用范围最广。《通知》中明确了,上述两种养殖的河豚鱼须经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同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分会组织专家核实,予以认定合格的、有资质的企业加工,方可出售。而加工企业的原料(养殖河豚鱼)也必须来源于经农业部备案的鱼源基地。此次三部委联合签发的《通知通过河豚鱼源基地的备案来确保规范化养殖,再通过对于河豚鱼加工环节的严格审核,确保流入市场的河豚鱼安全无毒。

此次《通知》虽然表面上是“放”,其实更是一种“收”,河豚行业将面临着重新洗牌,中小养殖企业将被逐渐纳入规模化养殖基地的管理中,未来“公司+基地+养殖户+标准化”的模式将成为主流,不符合规定的将会被淘汰出局,符合规定的即将壮大。此次为养殖河豚鱼“正名”,国内对河豚鱼的需求将会暴涨。原本就爱河豚的老饕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吃河豚鱼,以前没吃过的食客亦有机会一尝美味。回溯整个河豚产业链,从上游养殖业到下游餐饮业,再到相关科研工作,河豚鱼的产业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态势。河豚鱼产业的春天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