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办起“丰收节” 田间地头看自然 种菜做饭成作业

由各个班级全权负责,从翻地、播种、施肥、浇水、除草再到秋天各种农作物的丰收,让孩子们尽情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怀柔区庙城学校的校园内除了拥有十亩的农业科技种植园外,又在种植园内新增了一个占地150平方米、拥有100多件展品的老农具博物馆。

校园办起“丰收节” 田间地头看自然 种菜做饭成作业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0-11-19 14:29
来源: 北京青年报
2020-11-19 14: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校园办起“丰收节” 田间地头看自然 种菜做饭成作业

南独乐河幼儿园的孩子在田间体验自然乐趣

平谷黄松峪中学学生们正在菜地里浇灌大白菜、除草

  怀柔庙城学校学生在农业科技种植园照料幼苗

在校园里过“丰收节”,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感受植物生长规律,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今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那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学校需要做些什么?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到本市多所学校进行了探访。

校园开辟试验田

果蔬香里说“丰年”

“红薯都长在地里,我们应该怎样挖,才能把它们完整地挖出来呢?”11月16日下午,一节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正在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房山分校的校园里展开。

在离校门不远处的一块大约80多平方米的小田地里,红皮红薯正探头探脑地从土壤里钻出来,在绿秧的掩映下惹人喜爱,这便是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房山分校的试验田,来自五年级(2)班的同学们准备在降温之前,抢收学校的最后一波红薯。

在挖红薯之前,德育主任孙桂香先向同学们演示了“挖红薯的正确姿势”:顺着红薯秧子生长的方向,找到红薯的“隐身之地”,然后将铁锹倾斜45°、一铲、一踩,再往上一扬,红薯便露出了大半个身子。随后,同学们两两一组,一个挖,一个捡,将翻出来的红薯整理堆到一起。短短30分钟时间,孩子们共挖出20多斤红薯。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不少学校都在校内建起了“种植园”。首经贸附中因地制宜在校园里规划出一块块学农园地,大的五六平方米,小的三四平方米,分配给各班。由各个班级全权负责,从翻地、播种、施肥、浇水、除草再到秋天各种农作物的丰收,让孩子们尽情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

怀柔区北房中学校园内也有一片种植园,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种植园在春播种植前,以班级为单位征求学生种植意见,种什么学生说了算,生物学科教师也会对学生进行指导,告诉大家种植农作物要考虑农时和地域条件,春季主要种植辣椒、香菜、圆白菜、菜花等,秋季主要种植胡萝卜、香菜、茼蒿等农作物,学校后勤负责种子采购,以及农具肥料准备工作。

1 2 下一页   >>|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